家庭伦理剧回潮:婆媳"战况"离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6.jpg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库首页 > 文化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家庭伦理剧回潮:婆媳"战况"离奇

2011年11月04日 16:44   来源:北京日报   

《娘家的故事3》中,“小三”趾高气扬。

 

《娘家的故事3》中,“小三”趾高气扬。

 

    本周一刚在江苏卫视开播的新剧《家产》,以“遗产”这一当下伦理剧中并不常见的视角切入,获得了不少关注。不过该剧第一集就让人大跌眼镜:高老爷子暴毙,前几分钟还共聚一桌的亲兄弟,在太平间里突然就大打出手,直至头破血流。其后几集中,为了遗产问题各家人更是反目成仇,手段使尽。这样的情节设置被部分观众批有“洒狗血”(注)之嫌:“为遗产翻脸的事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不过按故事里的前后逻辑解释不通,转折太突然了。”

    继今年古装剧笑傲荧屏大半年后,家庭伦理剧近来又有回潮之势。题材多样固然是好,但纵观今年已经播出的伦理剧,观众还是衷心希望:少洒一点狗血,多一点真实生活。

    脱离剧情的“对比式”标题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当婆婆遇上妈》、《浪漫向左,婚姻往右》……近来,伦理剧越来越注重在标题上做“对比”文章,“伦理剧一向扎堆,怎么一下子跳出来把观众抓住?这样的名字,能在标题上首先就显化矛盾,吸引眼球。”一位擅长写生活戏,同时兼任不少伦理剧制作人的编剧道出“对比式标题”流行的奥妙。

    如此策划也许没有问题,问题是,很多时候观众奔着标题而来,却发现剧情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开场,就是杜淳饰演的男主角从家中偷出户口本,和马伊琍饰演的女主角结婚。且不论两位演员看起来没有半点“青春期”的样子,就连该剧的文案,也明明白白写着主角的年龄:30岁。难怪有些观众莫名其妙:“明明是一群30来岁的成年人,在成家立业的问题上和家中长辈起了冲突嘛—跟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青春期有什么关系?”面对质疑,片方最后给出这样的解释:“这些人貌似30岁,心态上却未必成熟,由于家庭的溺爱,他们的心智还停留在青春期阶段。”其中的牵强,实在难以服众。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杜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