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编剧”王丽萍:上海给了我创作的天空

2011年12月06日 10:32   来源:解放日报   李君娜
    尽管去年已有赢了口碑又赚金杯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今年,王丽萍再度不负众望,交出《双城生活》的答卷。

    业界习惯叫她“金牌编剧”,她更愿意说自己是个“文字的记录者”。12年前,她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上海;12年里,她创作了数部收视和口碑俱佳的影视作品。“大家都说这是上海的编剧写的,是上海的原创力量。我为此感到高兴。”

    初入上海

    来上海之前,杭州姑娘王丽萍是安徽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工作之余,王丽萍写了以上海普通家庭为背景的首部电视剧作品《婆婆媳妇和小姑》。该剧甫登荧屏,引来一片叫好,也为王丽萍赢来大众电视“金鹰奖”。

    命运的转角同时不期而遇。看到王丽萍的创作潜力,上海方面向她伸出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橄榄枝。“当时,除了上海,北京也提出类似邀请。不过上海的速度更快。从开始调动到一家三口在上海办好户口,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王丽萍说。

    在王丽萍看来,影视行业良莠不齐,容易杂乱无序,而深植于城市的契约精神同样体现在上海的影视行业,这一点让她觉得“比较靠谱”。

    不急不躁

    来到上海后照理要抓作品,怎么抓是门大学问。王丽萍说:“刚到上海时,因为太急于出作品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反而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中。后来,我有一段时间停止写东西,直到创作《错爱一生》才有了突破。”

    《错爱一生》从2002年写到2004年,尽管主演韩雪、温峥嵘等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但该剧凭借扎实的剧本创作被央视采购中心看中,并创下央视高达30遍的重播纪录。

    王丽萍说:“我很感谢上海的领导,他们给了我特别宽松的创作环境,从我一来上海就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在多少时间内交出作品,也从来没催过我。领导一直强调,应该尊重作家的创作规律。”

    同样在“宽松”的环境下,《媳妇的美好时代》这部戏,王丽萍不急不躁地写了一年多。她说:“特别冷静,也很从容。不像很多戏,有题目后先去找投资方,然后再根据投资方的要求命题作文。《媳妇的美好时代》一直写到第27集,我才去找投资方,所以剧本投注的感情很纯粹。”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韩国和日本接连获奖,一扫之前日韩剧独抢“家长里短”风头的现状。王丽萍本人更目睹了400多个日本配音演员“争演”毛豆豆一角的盛况。“作为一个上海引进人才,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为上海争光了。”

    多接地气

    从最早的《婆婆媳妇和小姑》到后来的《错爱一生》、《保姆》、《我的美丽人生》,再到最近的《双城生活》,王丽萍笔下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也都是接地气的现实题材。她说:“只要走进生活,走进群众,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电视剧贴近群众、接地气,才好看。”

    在积累素材方面,王丽萍特别感谢生活在上海的市民。“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采访’上海各行各业的人,比如警察、工人、保安、保姆、老板等等,他们都会很无私地告诉我他们的生活,甚至他们的隐私。这一点特别可贵。”

    王丽萍是上海荧屏的常客。“2000年的时候,经朋友推荐,我去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帮忙策划节目,后来我又成了《社会方圆》的节目嘉宾,之后也是《相约星期六》的嘉宾。做这些节目对我而言,最可贵的是能通过接触节目嘉宾获知大量真实的生活案例。《媳妇的美好时代》中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遗嘱’纠纷的原型就来自于在节目中接触到的真实案例。”

    “随着东方卫视等平台在全国收视份额的扩大,上海制造的影视舞台会越来越宽广,并吸引更多的文艺人才到上海开拓一片天地。”王丽萍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