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首设非遗馆 208个项目齐亮相

2011年05月16日 15: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深圳5月16日讯(记者杨阳腾)品福建绿茶,吃衢州麻饼,赏湘绣创作,观青海唐卡……无须行万里路,这些愿望即可在第七届文博会“非遗”馆里同时实现。

  作为本届文博会最大的看点之一,首次设立的“非遗”馆,连日来大受青睐,人潮汹涌。来自17个省份的208个“非遗”项目,在这里争芳斗艳。

  20多天后,就是我国第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如今,众多“非遗”首次大规模走进交易展馆,接受文化市场的检验,被誉为“活化石”走出“深闺”,再次引发了讨论:“非遗”能否产业化,如何产业化?

  “非遗”馆在组展之初,就明确要选择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非遗”项目和产品参展。所以,这次参加的“非遗”项目,大多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寻求突破。

  在“非遗”馆内,有一大面金光闪闪的绘画工艺,异常夺目——那是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唐卡。“这是第一次来文博会参展,一来展示唐卡文化,二来寻求代理商。”青海唐蕃手工艺产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海表示,这次参展不仅成功展示了唐卡,还确定了一个5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投资的意向。

  刘建海说,他们正在面临产业化,“我们走的是品牌化的道路,公司注册了独特的商标,并打算制定行业的标准。有了这些标准,更为与外商的广泛合作提供了可能。”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非遗”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衍生品,达10万多种,预计3年之内形成3000亿元的市场交易额。场馆内,不少“非遗”传承人和保护者都表示,“非遗”大多数是纯靠手工完成,产量有限,这是制约其产业化的一大瓶颈,希望在文博会上找到出路。

  与此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全国更多的“非遗”项目即使做出了衍生品,但文化影响和市场价值仍不大。

  产业化,也是双刃剑。

  一位刺绣爱好者讲了一个故事。他曾买了一幅金鱼刺绣,色泽饱满,体态鲜活,栩栩如生。可没多久,金鱼就不见了。

  “一片花瓣,我们手工要绣一百针,但有了电脑染色技术,现在一些人可能只要二三十针就行。”苏州刺绣研究所工作人员说,过去传统手工要半年的作品,现在可能就要两三个月,成本节约了,利润上去了,但质量肯定是下来了。

  在苏州刺绣研究所副总经理张民勤看来,并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产业化生产。也有专家学者表示,“非遗”的市场化传承有必要进行区分,“非遗”中除了一些手工艺术品外,大多的确是没有多大市场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而没必要一刀切“产业化”。

  “‘非遗’要生存发展就要适应现代生活,若很好融合现代人生活,其生命力更强。”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说,产业化是一条路,但产业化与保护是两个范畴,在保护上必须要有很好的专业支撑,才能更好地保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