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瞄准“四好”原则
将大遗址保护进一步融入社会经济发展
“一些游客到这里来了之后,反映可以看的东西太少。”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由于我国历史上城市建设多采取夯土基础、砖木结构,很多遗址遗存往往只剩下夯土基础和部分柱础,可观赏性较差,许多游客尤其是历史知识储备不够的游客,往往很难捕捉到遗址中残存的历史文化信息。
因此,国内部分遗址公园在增强可观赏性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有关部门依据城门遗存下来的夯土基础,并结合相关史料,修建了一个仿定鼎门形制的保护棚。在这座“城门”里面,观众可以观看隋唐时期定鼎门城门遗址,依稀领略到“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的风采。大明宫遗址也有着一座同样的保护性建筑——丹凤门。丹凤门号称“盛唐第一门”。丹凤门工程的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可能完全复原过去的大明宫,而且按照文物保护的规定,是不能在遗址上做建筑的。丹凤门看上去似乎是复原过去的大明宫城门,其实不是。我们是给遗址做了一个壳子,等于在地基外面包了一个圈,把遗址装了进去,建筑结构与遗址边沿距离大于60厘米。建筑材料用的都是现代化的材料,所有建筑均为可逆,不对遗址本体造成破坏,而且我们不用仿唐建筑的大红柱子、灰瓦,通身采用淡棕黄色,以体现古长安城的气象和风采。”
但这种方式在文物保护界产生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表示,即便是这样的保护性工程也不应该建,一方面破坏了遗址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这些建筑形制的科学性有待考证,因为目前尚无关于唐以前建筑形制的文献记录。
“对仿古建筑不能一概而论,还需要根据个案分析。比如丹凤门,它正坐落在西安城的中轴线上,西安火车站―丹凤门―大雁塔三点一线,正给人以古都的恢宏感。”张锦秋表示。
隋唐洛阳城为隋、唐两代的都城所在地,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2007年洛阳市启动了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将重点保护展示隋唐洛阳城中轴线附近的明堂、天堂、应天门、定鼎门等几处标志性建筑遗址,精心打造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
在隋唐洛阳城遗址,记者看到一座总高21.18米、总宽度105米的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在明堂的附近,设计通高81.88米的天堂遗址保护性建筑也即将开工建设。这两处遗址因为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和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而为人所熟知。
“我们本来对这两个工程都不同意的,但是没办法。当地提出了很多设想,都被我们否决了,最终地方提出建明堂和天堂保护工程,我们只得同意。”国家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文物保护部门和地方政府相互妥协的结果。文物部门的第一出发点是文物本体的保护,而地方政府则往往必须考虑得更多。
“确保遗址本体及其背景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是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根本所在,也是遗址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201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大遗址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不动摇。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模式对遗址进行展示利用,深入发掘遗址的价值与内涵,充分发挥大遗址保护对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面貌、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调动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激发社会各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人们亲近遗址、敬重遗址。
如今,大遗址保护已经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事情。只有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更加充分地考虑地方区域发展和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通过区域内环境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置换等多种途径,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按照兼顾科研、教育、游览和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原则,以“遗址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四好”原则为目标,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为着力点,继续大力加强大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十二五”末,我国将基本形成以西安、洛阳、荆州、成都、曲阜5个文化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4条文化线路,环国境线一圈分布的重要大遗址为重点,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实施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提高大遗址研究、保护、展示、管理和利用水平,加强大遗址考古、规划和技术规范等基础工作,健全大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大遗址保护管理制度,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能力。(除署名者外,照片由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等单位提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