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调查:“金融纾困”有哪些难点?
4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抓好金融政策落实进一步支持演出企业和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为推动行业复苏与高质量发展,继续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等措施。《通知》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有专家认为这是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金融纾困政策的一次“回溯”,那么,当下的实际情况如何?有哪些难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难点一 断贷风险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人群聚集性产业,电影、演出业除了人员聚集的风险外,还有生产剧目的硬性投入,所以很多文旅企业在疫情发生后都面临着贷款问题。
疫情期间,各地的金融政策无疑是非常给力的。比如江苏南京海上明珠影城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2家电影院的小公司,疫情发生以来无法营业,又面临工资、租金等支付压力。后来,在南京文化金融中心主动对接和推送下,南京“文化银行”之一的紫金农商银行给予了专项授信额度,利率也低于市场标准。
上海担保行业一位主管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去年接待了受疫情影响的文化、创意和旅游类企业1000多家,他们按商业化风控标准筛选并通过了83家的融资担保申请,最终帮企业争取到的银行放款为73家共3.2亿元,主要都是小额放款。
“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来申请求助的企业明显减少了,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完全走出困境的受助企业也不多。大部分企业资金情况略有好转,但仍需维持原有的融资扶持。”该名人士表示,因去年享受该政策的企业的贷款将陆续到期,《通知》在今年这个节点推出,可延长企业的政策优惠期,这是非常有用的。
陕西铜川市蓝天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包装类企业,涉及业务非常广泛,包括食品、工业、快递业、广告印刷业等。疫情发生后陕西倒闭的包装企业很多,但这家公司去年拿到了贷款。
蓝天包装公司总经理林震介绍,在疫情刚发生的时候,他们通过当地担保公司担保后得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扶持,因为包装材料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公司也在银行信誉较好的“白名单”里。但去年末贷款到期后,银行就不让续贷了。“在疫情发生之前,我们还分批次拿到过总额1200万元的贷款,企业信誉一直良好,但去年底银行抽完贷后我们就再没拿到过银行贷款。”林震说,由于无还本续贷、展期政策都无法从银行得到,银行要求他们还上本息,并且疫情期间银行的“白名单”也在今年取消了。企业的生产规划基于现金流,这样一来,之前得到贷款后投入的开发计划都无法继续了,无形中反而使企业的流动资金更为紧张。今年,虽然他们还因设备的先期投入等拿到了政府的技术改造补贴,但银行贷款是企业正常运营的最大保障,他们希望银行能够响应政府号召正常放贷,而不是设定越来越高的门槛。
难点二 还贷压力和综合贷款成本高
“疫情受困企业的难关我们认为并没有过去。目前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等支持政策确实应该延续。”陕西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彦谈到《通知》,说出了很多企业的心声。
因为疫情,去年很多银行推出了免还本延期贷款政策,但今年基本停止执行了,给相当一批企业的还款带来巨大压力。在陕西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客户中,只有2家企业申请到了免还本延期贷款,但免还本延期贷款的银行审批效率非常慢、环节多,容易造成企业出现征信不良。
“我们新增项目的资金压力和还贷压力比较大。”秦皇岛碧螺塔公园总经理李建强表示,他们希望政府、金融机构通过减免、减息、延期贷款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秦皇岛碧螺塔公园成立已有17个年头,其间总投资近4亿元,是当地民营公园里的翘楚。尤其近年来文旅融合、旅游消费崛起后,碧螺塔公园扩大了投资。本来正值加速上升期,没想到却遭受疫情打击。去年,碧螺塔公园仍投资了3000万元用于公园和产品的换代升级,这其中,当然有国家政策和银行资金的助力。比如它享受到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也获得了1000万元的银行贷款,申请到了延期付息,到今年3月才结清了利息。但这个过程比较艰难。碧螺塔公园常务副总、财务总监谢惠群介绍,公园土地系租赁,没有土地证、房产证等抵押物就贷不来钱,银行手续也比较繁琐。这笔1000万元贷款的利率跟疫情发生前是一样的,贴息从复工至今他们已经申报了数次依然没享受到。
现实是碧螺塔公园去年前6个月颗粒无收,6月复工以后也面临疫情零星反复的不利影响,去年全年亏损1700万元,这导致碧螺塔集团董事长王有奇借了500万元的民间借贷。现在,背着7000多万元贷款总额的碧螺塔公园,每月利息就有60多万元,还贷压力巨大。
据了解,之前碧螺塔公园通过质押门票收费权、海域收费权得到质押贷款3000万元,现在正值拳头演艺《浪淘沙·北戴河》打造红色文旅演艺品牌、公园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集团却面临没抵押物、信用额度已满等困难。另外,公园体量小,单笔贷款最多3000万元,想跟银行争取集团授信,却很难跟房地产等一类的公司竞争。“疫情期间的这些贷款期限太短了,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续贷压力。作为一家老牌旅游企业,我们当然想争取期限3年到5年的集团授信贷款,提前拥有能灵活掌握的大笔资金,企业发展才能深入。但银行的考核标准通常不把企业投入周期和未来收益计算在内,这些是我们希望银行能够考虑的地方。”谢惠群说。
相比之下,湖北的襄阳盛世唐城景区则由于有政策支持,目前进展顺利。盛世唐城景区总经理杨祥华说,他们享受到了银行还本及付息的延期扶持政策。在该政策激励下,盛世唐城景区得以进一步坚定了持续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布局的信心,今年已完成对华中首创大型嵌入行进式夜游演艺项目《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的升级和实景梦幻舞台剧《大唐飞歌》的创新打造。
杨祥华认为,旅游市场复苏过程中,企业运用资金更大比重是放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上。演艺类旅游产品的立项、排演、设备升级、新技术应用等环节的人力、设备、技术投入带给企业的压力较大,如果扶持政策能够对优质演艺创新项目进一步倾斜,不仅可以推动演艺类项目的高质量输出,也将增强企业资金使用稳定性、促使企业更高效地规划资金使用效率。如果银行等机构减少金融服务的综合成本,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推动精品文旅项目打造。
难点三 如何有效激活受惠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2020年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及时发布和高效落地,为疫情下的文旅企业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2021年的旅游、文化市场虽然好于2020年,但游客、观众流动性的提升和营收累积需要一定时间,经此一“疫”,文旅企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受困企业仍然较多。
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总经理余露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海南位于海滨,酒店业相对承压较小;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的现金流也比较稳健,并没有融资需求。但据他所知,中低端酒店、民宿的资金问题就很大,仅三亚市区三星级以下酒店在去年6月之前就售卖、停业了一大批。北方地区的酒店,由于出入境商务活动、会展业的大大减少,问题更大。
余露说,去年上半年以来,海南本地银行也出台了政府贴息贷款等措施,但总体来说,资金压力不大的大企业反而容易拿到贷款,需求更高的中小酒店却由于资质、固定资产抵押等条件不足而止步资金之外;以出境业务为主的、做传统团体游的、主做会展旅游的旅行社承压也重,但他们在当下文旅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解决了大量就业,所以今后的金融纾困应该向他们倾斜。
上海一位担保行业人士表示,《通知》能够带来大的受惠面,取决于当地银行在无还本续贷、延期付息等政策上的使用条件。上海的银行就比较谨慎,故一般的小微企业较难享受,原因是银行对普通国有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存疑,但是有担保基金担保(或政府相关机构“背书”)的企业一般就能享受该政策。
该人士认为,这种谨慎是应该的,但一旦银行风控门槛恢复正常,要防止融资环境突然紧缩而造成小微企业脆弱资金链的断裂,故保持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应防止大起大落。
专家视角
短期金融行为不可取
金 巍
文化和旅游部等选择在当下推出《通知》,一是疫情当时出台的政策时效没有明确规定,从现状看,国内消费循环尚需时日,还要应对国际大循环的问题,对各类企业的支持还要延续;二是,从企业经营现状看,今年大量企业复工复产、员工回流、订单慢慢恢复后使用的生产资金就多,所以今年的资金需求量是远远大于去年纾困时期的。
文化产业里能熬过疫情的基本都是规模以上企业。我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得到了政府不同程度的扶持,如贷款、房租、贴息、贴担保费、免税等。这几个月正是疫情期间很多银行发放的一年流动性贷款的“挤兑周期”,国家及时出台《通知》非常有用。
企业都希望能够续贷以不影响生产,如果银行虽然继续放贷,但按常规设定需要一个月过渡期,那很多企业就要搞“过桥贷款”,也会让企业非常头疼。何况,当下有的银行已经出于风险考虑或别的原因停贷了。形势依然很严峻,银行不应太着急。
政府只能引导,银行做决策基于自己的商业规则、风控条件。从目前看,银行对文化企业的风险评估本身就比其他行业严得多,文化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也比别的行业低。所以,即使有国家号召,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不太可能出现“大水漫灌”,希望银行针对文化企业的放贷能够比以前更宽松、更科学——一方面,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标准,资金效率会相对低下;另外一方面,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文化旅游消费等需要更大的拉动力度。
(受访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颜庄整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