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一次河道整治,却意外发现一处清代中晚期船舫遗址,出土近百件文物,延伸出我国首个船舫考古成果展,描绘出昔日江南水乡繁荣兴盛景象。这引起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博物馆副馆长余思彦思考:“江南文化基因,该如何传承?”
上海两会现场,他呼吁,要坚持把郊区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将江南文化研究成果运用到江南水乡的古镇更新中,丰富上海江南文化内涵,“加快对上海地区江南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梳理,进一步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让记忆中的江南“活”下来,活在当下
在余思彦看来,江南文化由吴越文化所构成。在江南文化的基础上,又吸纳了开埠后的海派元素,形成了今天上海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作为海派文化的母源基因之一,也孕育滋养着海派文化。
因此,余思彦认为,要让记忆中的江南“活”下来,而且活在当下。“比如公鸡打鸣的声音、乡村的气味,这些感官环境实际上是我们维系乡愁的一个载体。”他认为,江南田野乡间这些感官遗产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系统梳理江南文化,要将其生活场景化,融入日常,成为能够互动、参与、体验的场景,“我们很多的乡愁记忆必须通过当地的保护和继承才能焕发出来”。
市人大代表张娣芳也建议,“五大新城”及市域空间“南北转型”,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江南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传承,因为江南文化很多载体都位于上海郊区,所以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
开放、创新、包容,传承“大江南”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鲜明的品格。江南文化中海纳百川、互融互通的特质,也将给江南文化的传承提供思路:边界的打通、长三角的协同合作,从而达成对江南文化的共识,才能更好发展江南文化。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余思彦提出了“大江南”概念。“大”有两重含义,其一即跨领域多学科研究,从历史、考古、文学、建筑学等不同视角审视江南文化。其二即空间之大,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上海的地位、上海江南文化的地位。
张娣芳同样认为,江南文化风貌传承的关键体现出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她建议,在总体规划中就要正确处理好新与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改善居住生活条件、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和原有的生活气息,“也是守护好我们的根,记住我们的乡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