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惠民乐民——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江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指出,“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江红表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即将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部门所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态的公共文化需求,重点要从两方面入手。”刘江红介绍,一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错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显,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服务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喜好不匹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要从增强适应性和灵活度上下功夫,在兜底式的基本服务基础上转变为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场景提供群众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面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还需要深度整合现有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最大化。”刘江红说。
文化繁荣,才能惠民乐民。“十三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投入不断增长,公共文化服务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5535家、美术馆559个、公共图书馆3196个;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资金225亿元;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
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仍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为此,《建议》明确指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刘江红表示,越来越多的城市正积极将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区域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很多地方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作为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引进专业机构运营全区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部分社区文化室,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要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单向输血’为多方参与、共建共赢的‘良性循环’。”刘江红说,形成投入主体多元、服务主体多元、管理主体多元的发展格局,有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和质量水平。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文化企业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比如,北京很多文化产业园区,已经实现园区、社区联通,在园区内设置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满足周边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微循环’。”刘江红说,“只有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形式,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才能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记者 任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