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人有文化 使读书人身体好

2020年10月26日 07:38    来源:广州日报    孙嘉晖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以前教育和体育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明确了两大改革方向:一是教育部门要大力加强体育教育,中高考体育占比将逐渐提高,二是把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训体系逐渐建立在学校系统中。两个鲜明的改革指向,改革矛头直指教育、体育部门长期脱钩之积弊,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国教育和体育系统引起巨大反响,一系列改革也将逐渐展开。

  体教融合“融”出新局面

  我国校园体育改革有哪些新动向,将对大中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哪些深刻影响,广大家长、学生将如何看待“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虽一字之差,却传递出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举措。《意见》围绕开齐开足体育课、丰富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学校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提出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教育和体育部门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并与省队、国家队建设相衔接等;强调“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明确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整合两部门现有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完善相关评价奖励机制等。体教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顺应了百姓的呼声。

  体育比赛将成为校园一景

  日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广州市体育局原局长 、广州体育学院原副院长、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刘江南教授,听听他对体教融合有何权威解读。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主任,刘江南近期的工作重心就是“体教融合”,作为在教育、体育和行政管理三大领域都有丰富经验的“老体育”,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在业界有口皆碑。

  “我10多年前就注意到体教融合这个问题,发表过系统性的论文,讲到底,体教融合还是那两句话:让体育人有文化,让读书人身体好,这就叫融合。”刘江南开宗明义。

  泛泛来讲,体教融合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毕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体育运动;特别是在全社会对体育冠军当搓澡工、街头卖艺等现象深刻反思后,纠正过去“体教割裂”、“练体育读书无用论”的谬误,已是大势所趋。

  刘江南表示,体育人有文化和读书人身体好相辅相成,前者已经说了很多,后者更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当下既要改变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观念,还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部、委、局的文件精神,开齐开足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不断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家庭谋幸福,为祖国做贡献。

  但凡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都要攻坚克难,在升学压力大、学校场地和师资不足的大背景下,“体教融合”无法落实到位,成为不接地气的“纯理论”,令人叹惋。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体教融合改革的突破口,以往体育课质量和数量无法令人满意,现在引入校内、校际体育竞赛,对校园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质量的体育训练才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而且可以受益终身。不管将来当运动员、当兵或做科研,都需要有好的身体。”刘江南说,“当然,学校体育竞赛具体的实施办法还要科学设计,注重客观、严谨、实用,真正做细落实。”

  三项改革催生校园体育优等生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意见》的核心是三项改革,一是合并成立体育传统特色校,二是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整合体育赛事和合力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第三点尤为重要,校内、校际比赛常态化,将助推学校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

  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女儿白浪代表美国队参赛,赛后她马上投入到另一项工作——写作业、补课。郎平告诉记者,孩子每天除了训练、比赛,还要读书、写作业,在美国,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读书、打球都优秀,并不会因为你是著名运动员或者冠军选手而减免学分。

  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过去各地方运动队或者学校出现过不重视读书的情况,导致运动员退役后陷入“读书少、就业难”的尴尬境地。如今,是时候跟“体教割裂”说“再见”了。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钟卫东认为,《意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作了规定和要求,“大学要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那就要求中小学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体制机制,引入体育俱乐部、体育教练进校园,提高校队的竞技水平,这是一脉相承的;有了政策支持,学校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展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常务副校长戎振纲表示,该校已在引进体育俱乐部和创建校队方面布局,现在有篮球、足球、游泳、田径、健美操5支校队,重点打造高中女足,希望用3年的时间出成绩。目前,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在建体操馆,该校有10片羽毛球场,一个25米长恒温游泳场,3片网球场、8片篮球场、加上田径场和足球场,支撑起了该校足球、篮球、健美操、羽毛球等几个重点项目。

  戎振纲表示,学校积极扶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打造高水平运动队;学生每天下午锻炼一小时,再加上上午的大课间、体育节,已经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手记

  重构“少年中国”

  120年前,梁启超饱蘸激情地写下了旷世雄闻《少年中国说》,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个多世纪后,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我们已感受到改革的迫在眉睫。

  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意见》,树起深化改革的大旗,直指痛点,给出方案,学校体育通过“教会、勤练、常赛”达成强体质、补短板的目的。

  刘江南教授是体教融合领域的权威专家。他认为,体教融合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意见》传达了融合和发展两大主题,进一步强化了“打造完整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和体育后备人才上升通道”的重要性,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成为体教融合改革的突破口。

  从提高中考体育科分值,到学校设立体育老师和体育教练双岗,引入体育俱乐部再到打造在校生全员竞赛……《意见》对症下药,精细施策,传递出政府推进改革、补短板、强体质的决心和信心。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要点一览

  1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重申“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开齐开足体育课、丰富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学校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内容提出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2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明确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整合两部门现有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完善相关评价奖励机制。

  3 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

  4 深化改革

  在推动体校改革、丰富体校功能、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保障体校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出具体落实举措。

  5 规范社会体育组织

  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

  6 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

  从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任教,体育教师培训和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

  7 强化政策保障

  围绕体育特长学生升学保障、“一条龙”人才体系建立、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提供相关保障措施。

  8 加强组织实施

  从成立联席会议制度、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建立联合督导机制等方面,明确工作机制。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让体育人有文化 使读书人身体好

2020-10-26 07:38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