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先生范用:一生为人做嫁衣

2020年09月16日 09:30    来源:解放日报    施晨露

  原标题:走近《傅雷家书》《随想录》《读书》《新华文摘》背后的出版家——

  “三多”先生范用:一生为人做嫁衣

  编辑家、出版家、书籍设计家范用,是人称“书多、酒多、朋友多”的“三多”先生。

  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年仅15岁的范用走进抗日文化队伍,参加党领导的读书生活出版社的工作。1939年范用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转战武汉、重庆、桂林、上海,直到调入北京,一直在出版战线工作。今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在杨浦区四季广场,“为书籍的一生——范用逝世十周年纪念展”拉开帷幕,《范用存牍》新书同时首发。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范用的名字,但他策划编辑出版的图书影响了一代代人,如《傅雷家书》《随想录》《牛棚日记》《干校六记》……他参与创办《读书》《新华文摘》等杂志。范用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等书籍,留下自己所历、所思、所想、所为的印迹。他还是“爱美”的书籍装帧艺术家,设计了70余种书的装帧。

  “应当仅奖一人,那就是范用”

  此次纪念展以范用生平为起始,将他的不同身份分章呈现:革命者范用·最初的梦、编辑出版家范用·书情与友情、杂志家范用·读书无禁区、作家范用·赤子之心、书籍设计艺术家范用·叶雨书衣、范用珍藏,通过书信、书稿档案及范用珍藏的实物等,展示范用丰富而厚重的一生。

  其中“编辑出版家范用”展现了范用策划主持出版、在中国图书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文学品位的经典图书:经久不衰的《傅雷家书》、讲真话的《随想录》、“文革”中写下的日记——《牛棚日记》、历史的证言——《干校六记》、书比人长寿——《编辑忆旧》《为书籍的一生》。

  三联书店的书稿档案里,留存了范用为这些书的出版撰写的推荐意见。作者来信中满是对范用的诚挚赞美和感激,如巴金先生在给范用的信里写道:说真话,我拿到这部书已经很满意了。真是第一流的纸张,第一流的装帧!是你们用辉煌的灯火把我的这部多灾多难的小著引进“文明”的书市的。赵家璧在信中写道:关于《编辑忆旧》,更是你一手把它促成的,印得既快又好……这本书在社会上受到好评,这和你对我的大力鼓励和协助是分不开的。我这次参加评选韬奋出版奖时,我的内心独白是:“应当仅奖一人,那就是范用!”

  叶雨是范用的另一个名字,因为作为社领导,范用设计的封面不能自己审核,便起了个笔名——叶雨,业余的意思。他曾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封面也很漂亮。

  一生都在“为他人做嫁衣”的范用,直到晚年才开始为自己出书,《我爱穆源》倾注了他对童年的怀念、对穆源小学同学老师的思念、对小学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留恋。商务印书馆原总编辑陈原曾在给范用的信中写道:“你写的文章一口气读完,太好了,比我(或我们)这些毕生‘舞文弄墨’的好多了。好就好在平凡和真挚。望多写一些,也许可以让读书界能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很多人都对范用先生家的客厅和书房印象深刻,那一排排塞满书的书架和书橱,常常让人有坐拥书城的感觉。纪念展特别辟出空间,“复制”了范用的书房和客厅。

  “哪里是开书店,他在交朋友”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和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本世纪初,范用曾致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呼吁建立出版博物馆。2004年,他将珍藏多年的一批读书生活出版社、三联书店的文献史料等88件文物捐赠给筹建中的新闻出版博物馆。范用去世后,家属又将相关遗物整体捐赠,包括1万余册图书、4000余份报刊和2800余封信件等物品。

  将于明年建成开馆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建筑已于日前结构封顶,未来馆内也将展示范用捐赠的珍贵文物史料。去年起,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将馆藏范用生前珍藏的两千多封信的全部文字录入并校对,由出版人汪家明主编,选取范用与近四百位作者、出版人、编辑、书店人、媒体人、热心读者之间的1800余封信,成为博物馆文库·史料系列《范用存牍》(四卷本)。

  《范用存牍》收录的信件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2009年,大多写于1978年后。信件反映出范用作为文化寻矿者、发现者的执着和赤诚,以及他作为出版者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关注与思考。通信者范围从李公朴、胡愈之、黄洛峰,到钟叔河、罗孚、黄裳、董桥,再到陆灏、顾军、池莉、张昌华,既有长辈,也有同辈和后辈,某种意义上记录了一代代知识分子在大转型时代里呈现出的精神状态与心态。

  范用与作者的交往由书始,却不止于书,他将与作者的交情由工作延伸到了生活中。用夏衍的话来说,那就是“范用哪里是在开书店(出版社),他是在交朋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三多”先生范用:一生为人做嫁衣

2020-09-16 09:30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