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南京雨花台区的花神庙一带,早在元代就是集庆(今南京)种植花卉的基地,明清时期尤为繁盛。花神庙是花农们为了祈求上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收成、好的年景而集资修建,由于里面供奉着数尊花神的塑像,故称花神庙。
花神,在中国早有文献记载,《月令广义》曰:“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农历二月初二为花的生日,大地复苏,百花初开,即为花朝。
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之后,都城外郭凤台门外被钦定为皇家的后花园。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当地的花农都要去花神庙点烛焚香,祭拜花神,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花神庙位于凤台门外,据《白下琐言》记载:“凤台门,外郭十八门之一也。凤台门有花神庙,旧有对联:过眼说繁华,曼劳寻芳草吴宫,秾花晋苑;同心勤报赛,最难忘春风山郭,秋雨江城。”而这一地区,流传着许多有关花神的故事。
明清花神庙鼎盛时期
雨花台区的花神庙,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应天府后,得知凤台门附近有一处山清水秀、林木葱茏之地,便调集国内的种花匠人,专门种植花草以供皇室使用。凤台门一带形成了花卉种植园区。郑和数次下西洋,从马来西亚等地又带回了热带观赏植物,更丰富了这一地区的花卉品种。花匠们为了保平安获丰收,出钱在凤台门旁修建了花神庙,供奉百花神。庙内供奉着花神唐明皇,骑白马,执白扇,双目炯炯有神;牡丹仙子杨玉环,仪态万方,丰满动人;另有一百位各类塑像,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和十一月十二,是花神庙庙会日,花匠们请来戏班子唱大戏,各色人等聚集花神庙,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花农之间相互交流种植技术,结账定货,花卉交易十分红火。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花神庙的鼎盛时期。每月初一、十五游人如潮。达官显贵、平民百姓都来赏花消遣。文人雅士纷纷吟诗泼墨,刻碑留念,名士的碑刻达数十块。
关于花神庙供奉的花神,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清代乾隆年间,花神庙这一带连续好几年正逢种花的季节,天空总是阴雨连绵,乌云密布,水灾不断,花农们好几年都颗粒无收。没有了鲜花,就没有了生活来源。花农们生活无比艰辛,民不聊生而只好仰天长叹,祈祷上苍。此时,芮、徐、毛、翟、尹、夏、王、李八大家族的花农们聚集在一起,想出了建庙供神的主意,“花神庙”应时而建。庙堂修建极其别致,整个殿堂用假山石堆成海岛状,三个厅协调而居,百余尊花神塑像按主次坐落在假山上。“花仙子”牡丹居正中位置。其前方地面有一块正方形的“观天石”,该石若潮湿则天会下雨,若石面干燥并起灰尘则预告久晴无雨。牡丹菩萨右下方地上有一马夫扬鞭牵匹白马的塑像,其马有“神马”之称。海岛式假山、观天石、白马被称为花神庙三件宝。庙的周边砌有围墙,围墙上半截为白色,下半截为青灰色。大门门头横额“花神庙”三字,字体为篆书。自从有了“花神庙”,年年风调雨顺,花农们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环顾四周,到处花团锦簇,浓荫匝地,东眺紫金山,西邻菊花台,南对牛首山,北望古城墙,果然是金陵奇景。每年春夏秋三季,南京大街小巷,都有“卖茉莉花!卖白兰花!卖紫荆花!卖玉兰花!卖茶花”的叫卖声。每年花农们都搞集会,立牌楼庆祝,牌楼红柱子上的对联是:“老圃谱新篇家家多姿多彩,花神逢盛世时时有色有香。”
花神庙遭逢战火中的劫难
花神庙是南京老城南的一个地标;花神,是古代人的崇拜对象和精神偶像,是他们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的神。
不幸的是,晚清太平军战火使花神庙遭到了巨大破坏。后来,又曾几度沧桑几度兴衰。更为不幸的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花神庙遭到了彻底毁坏。1937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一一四师团侵占凤台乡、花神庙、雨花台一线后,军民两三万人来不及退却,分散在附近农村或田野里。日军对其加以搜索驱集,分批予以集体杀害。“经敌人扫射,哀声震地,尸积如山,血染没胫”。仅凤台乡、花神庙一带,就有7000余名,其中被屠杀难民5000余名、士兵2000余名。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崇善堂和芮芳缘、张鸿儒、杨广才等村民,自1937年12月22日至1938年4月18日止,先后在普德寺附近12次埋葬遇难同胞尸体9721具,在雨花台、望江矶、花神庙一带,共掩埋遇难同胞尸体27239具。花神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分别位于雨花台西南普德寺、区文化馆旁和花神庙社区望江矶功德园门前50米。2005年它们与南京市其他15处丛葬地一并提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追忆花神在今朝
花神庙虽然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风尘中,但人们对它的怀念、追记,对花神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意愿却越来越强烈。花神湖,是城南一个湖泊。在湖的北边,横跨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十七孔莲花座石拱渡桥,把紫荆花路的东西两侧连成一片。桥上立有四尊古代美女的雕像,原来这些“美女”就是传说中的“牡丹”“玉兰”等四位花神。在桥的中间位置的北侧护栏石板上,刻有当代著名大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花神渡桥”四个大字。在桥两侧的青石板护栏上刻有梅花、杏花、桃花、牡丹、菊花、桂花等名贵花卉的图案,并刻有许多历代文人大家吟颂花卉的名篇诗句。桥下的碧水就是花神湖。在桥下的东侧,建有一座“花神亭”,仿佛是护桥卫士,常年不知疲倦地伫立在湖边。亭子里面立有一块一人多高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当代诗人俞律先生于2000年题写的“花神渡桥记”碑文。石碑上刻有“自明朝定都,集天下花匠于此为皇室培植名苑珍卉,极一时之盛”等字样,还介绍了花神渡桥的建造经过和古代花神庙里花市的盛况。前几年,雨花台区文化部门根据历史遗存和相关资料,创作了大型音舞诗画——《花神赋》,重拾花神传奇,传承本土文化,为南京这座古城增添了文化积淀。孔繁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