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老剧团的“花甲岁月”:从艰苦奋斗到文艺复兴

2020年08月24日 13: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胡健

  中新网太原8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上世纪90年代末,二十出头的宁浩从山西电影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太原市话剧团(以下简称“太话”)担任舞美设计。那时的话剧团处于半停滞状态,这从而加速了宁浩向导演梦追逐的脚步。如今,走过一甲子的太话,还在孕育更多的中国戏剧人才。

  23日晚,太原市话剧团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从《雷雨》到《疯狂的疯狂》,从《谍杀》到《晋文公》,一幕幕太原市话剧团排演的经典桥段,重现舞台。

  台下坐着的一排古稀老人,是太话建团60年来的元老,这些白发老人眼中,似乎讲述着一段尘封60载的往事。

  77岁的张燕燕是1960年太话成立之初招入的第一批演员,在话剧团期间参演过《骆驼祥子》《年青一代》等剧目,用她的话说,“那时候的年轻人是真热爱话剧艺术。”

  “当年我爱人在北京中科院天文台工作,因为酷爱话剧艺术,就从北京来到太原市话剧团。”张燕燕回忆到,“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宿舍屋子很大,时常漏雨,大家打着伞待着,就跟打地铺似的。”

  见到80岁高龄的费少伯老人,一段与宁浩的往事,慢慢从他口中浮现。

  “1996年,我去电影学校挑小演员,遇着一个小伙子,看他情绪不好,就和他聊了起来。看到桌上放着一个很粗的卷,是他的画。看了他的油画之后,我开始惊讶,画的立体感、色彩、用光、布景都很好,一时间心情很难平复。”费少伯回忆。

  回到团里的费少伯开始向时任太话团长的孙麒鹏引荐,“咱们团就一个老美工,也该培养一下年轻人了,你看这孩子的作品,我觉得他很有前途。”就这样,二十出头的宁浩,成了太话的一员。

  多年以后,宁浩在中国电影界大放异彩,而他依然没有忘记当年太话的知遇之恩。2009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风靡一时,从电影内核生发出的话剧《疯狂的疯狂》,成为太话的“续命之作”。

  “那时候赶上太话改制,改制后的剧团要面对走向市场的必然之路。”太原市话剧团团长李春裕说。由宁浩担任艺术总监,黄渤、刘桦领衔主演的《疯狂的疯狂》,在2010年成为中国话剧界的热门剧目。十多年来,连演不衰,在李春裕看来,“《疯狂的疯狂》是太话的复兴之作。”

  在那之后,太原市话剧团先后创排出荣获“全国话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的《饭·局》、英式戏剧《非请莫入》、国内首部大型抗战解密话剧《谍杀》、历史剧《北魏风飏》等。60年间,数百部话剧涵盖了历史、现实、国外经典等多项内容。

  从1960年的第一部话剧《幸福桥》,到2020年刚刚登场的《晋文公》,就像中国话剧协会在《贺信》中说的那样,“太原市话剧团已然成为中国话剧界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的“必修课”      2020年08月24日
  • · 宋钧窑鼓式洗: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2020年08月24日
  • · 一场豪赌?意大利邮轮业按下重启键      2020年08月24日
  • · 篆刻为何不能少“古意”      2020年08月24日
  • · 高质量文旅投资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0年08月24日
  • · 旅游景区需要会员经济吗?      2020年08月24日
  • · 一处景带活一个村      2020年08月24日
  • · 科学技术令并蒂莲蓬“永生”      2020年08月2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老剧团的“花甲岁月”:从艰苦奋斗到文艺复兴

    2020-08-24 13: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8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上世纪90年代末,二十出头的宁浩从山西电影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太原市话剧团(以下简称“太话”)担任舞美设计。那时的话剧团处于半停滞状态,这从而加速了宁浩向导演梦追逐的脚步。如今,走过一甲子的太话,还在孕育更多的中国戏剧人才。

      23日晚,太原市话剧团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从《雷雨》到《疯狂的疯狂》,从《谍杀》到《晋文公》,一幕幕太原市话剧团排演的经典桥段,重现舞台。

      台下坐着的一排古稀老人,是太话建团60年来的元老,这些白发老人眼中,似乎讲述着一段尘封60载的往事。

      77岁的张燕燕是1960年太话成立之初招入的第一批演员,在话剧团期间参演过《骆驼祥子》《年青一代》等剧目,用她的话说,“那时候的年轻人是真热爱话剧艺术。”

      “当年我爱人在北京中科院天文台工作,因为酷爱话剧艺术,就从北京来到太原市话剧团。”张燕燕回忆到,“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宿舍屋子很大,时常漏雨,大家打着伞待着,就跟打地铺似的。”

      见到80岁高龄的费少伯老人,一段与宁浩的往事,慢慢从他口中浮现。

      “1996年,我去电影学校挑小演员,遇着一个小伙子,看他情绪不好,就和他聊了起来。看到桌上放着一个很粗的卷,是他的画。看了他的油画之后,我开始惊讶,画的立体感、色彩、用光、布景都很好,一时间心情很难平复。”费少伯回忆。

      回到团里的费少伯开始向时任太话团长的孙麒鹏引荐,“咱们团就一个老美工,也该培养一下年轻人了,你看这孩子的作品,我觉得他很有前途。”就这样,二十出头的宁浩,成了太话的一员。

      多年以后,宁浩在中国电影界大放异彩,而他依然没有忘记当年太话的知遇之恩。2009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风靡一时,从电影内核生发出的话剧《疯狂的疯狂》,成为太话的“续命之作”。

      “那时候赶上太话改制,改制后的剧团要面对走向市场的必然之路。”太原市话剧团团长李春裕说。由宁浩担任艺术总监,黄渤、刘桦领衔主演的《疯狂的疯狂》,在2010年成为中国话剧界的热门剧目。十多年来,连演不衰,在李春裕看来,“《疯狂的疯狂》是太话的复兴之作。”

      在那之后,太原市话剧团先后创排出荣获“全国话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的《饭·局》、英式戏剧《非请莫入》、国内首部大型抗战解密话剧《谍杀》、历史剧《北魏风飏》等。60年间,数百部话剧涵盖了历史、现实、国外经典等多项内容。

      从1960年的第一部话剧《幸福桥》,到2020年刚刚登场的《晋文公》,就像中国话剧协会在《贺信》中说的那样,“太原市话剧团已然成为中国话剧界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