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6G能“跳过”5G发展吗

2020年08月05日 09:45    来源:福建日报   

  2020年以来,韩国、日本等相继发布对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展望,力图在6G领域加快布局。学界预测,6G在多项关键指标上比5G应有数倍甚至于上百倍提升。

  一些国家前瞻6G研发,是不是意在“跳过”5G阶段?专家认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很难“跳过”,目前6G还在预研阶段,需要5G技术打好“地基”。

  多国加紧6G布局

  6G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能达到5G的50倍,时延缩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近年来,韩国、日本、芬兰、美国均已开始布局。

  6G是韩国通信企业的前瞻重点。三星电子公司和LG电子公司都在2019年设立6G研究中心。韩联社报道,三星电子在2020年7月14日发布了《下一代超连接体验》白皮书,阐述6G愿景,体现了加快技术研发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意愿。韩国业内预测2025年将启动6G技术的标准化,2028年投入商用,2030年正式提供服务。白皮书预测,得益于6G技术,超实感扩展现实、高保真移动全息显示等服务将问世。

  日本也开始谋求在6G领域获得先机。2020年4月8日,日本总务省发布了2025年在国内确立6G主要技术的战略目标,希望在2030年实现6G实用化,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构建世界前列的开发环境。另外,日本计划以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为中心,成立企业、政府和高校共同合作的新组织,以尝试主导6G国际标准制定的相关讨论。

  拥有通信领域著名企业诺基亚的芬兰更早就开始了6G预研。2018年,诺基亚贝尔实验室与芬兰奥卢大学、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等宣布合作实施“6 Genesis——支持6G的无线智能社会与生态系统”项目。据报道,该项目将在未来8年获得超过2.5亿欧元研发资金。今年6月,奥卢大学发布6G发展白皮书,涉及6G与边缘智能、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

  美国一些研究机构也在致力推动6G研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频谱创新计划”倡导建立国家无线频谱研究中心,目标是超越5G等技术,“制定一条发展路线,通过有效利用和共享无线电频谱,确保美国在未来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无线技术、系统和应用中发挥领导作用”。201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了利用95GHz以上频谱进行实验,即开放为6G网络服务的“太赫兹”频谱,帮助创新者测试全新产品和服务。

  一些观点认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倡导的“星链”计划,可利用外太空低轨道卫星为地面用户提供宽带服务。类似的通信天地一体化部署未来可能帮助美国6G发展。

  专家:5G是6G发展的“地基”

  有观点认为,一些国家可能试图跳过自身技术不占优的5G部署、直接实现6G,从而“跨越”发展。但多数专家认为“基本不太可能”,因为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开始,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都要依托前一代核心技术的演进,并引入新兴的革命性技术。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5G课题组组长胡国庆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将来真正商用化的6G网络必然是以现有5G核心技术为基础做深度演进,同时引入太赫兹通信、空天海地一体化网络等新兴技术。这就意味着跳过5G“地基”,直接建设6G“大楼”几乎是不现实的。

  他说,美国“星链”计划其实只能作为5G补充。由于卫星成本高昂、带宽受限、信号传输容易受大气状况影响等因素,将来即便建成也只能在5G覆盖不到的区域作为补充,比如海洋、沙漠、无人区等,无法绕过5G,更无法在5G已覆盖区域对5G形成竞争威胁。 (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偛顦甸弫宥夊礋椤掍焦顔囬梻浣告贡閸庛倝宕甸敃鈧埥澶愬閻樼數娼夐梻浣稿閸嬪棝宕抽妷銉庢盯宕ㄧ€涙ǚ鎷洪梺鍛婂姇瀵爼骞嗛崼銉︾厵闁告劕寮堕幑锝囩磼椤旇偐澧︾€规洖宕埥澶娾枎韫囧海绱﹀┑锛勫亼閸婃牠鎮ч鐘茬筏濞寸姴顑呴崙鐘绘煏閸繃宸濈痪鎯с偢閺岀喖骞忕仦鐣屽帿闁诲孩鐔幏锟�
延伸阅读
  • · 两岸博物馆人探讨博物馆文创新业态      2020年08月05日
  • · 黄帝文化:黄河文明的奠基      2020年08月05日
  • · 黄河左岸文化遗存的挖掘与开发      2020年08月05日
  • · 加快立法限制未成年人打赏      2020年08月05日
  • · 选“兴趣”还是选“收入”?      2020年08月05日
  • · “歌剧魅影”在伦敦西区“消失”      2020年08月04日
  • · 马斯克发推:金字塔外星人建的      2020年08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6G能“跳过”5G发展吗

    2020-08-05 09:45 来源:福建日报

      2020年以来,韩国、日本等相继发布对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展望,力图在6G领域加快布局。学界预测,6G在多项关键指标上比5G应有数倍甚至于上百倍提升。

      一些国家前瞻6G研发,是不是意在“跳过”5G阶段?专家认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很难“跳过”,目前6G还在预研阶段,需要5G技术打好“地基”。

      多国加紧6G布局

      6G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能达到5G的50倍,时延缩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近年来,韩国、日本、芬兰、美国均已开始布局。

      6G是韩国通信企业的前瞻重点。三星电子公司和LG电子公司都在2019年设立6G研究中心。韩联社报道,三星电子在2020年7月14日发布了《下一代超连接体验》白皮书,阐述6G愿景,体现了加快技术研发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意愿。韩国业内预测2025年将启动6G技术的标准化,2028年投入商用,2030年正式提供服务。白皮书预测,得益于6G技术,超实感扩展现实、高保真移动全息显示等服务将问世。

      日本也开始谋求在6G领域获得先机。2020年4月8日,日本总务省发布了2025年在国内确立6G主要技术的战略目标,希望在2030年实现6G实用化,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构建世界前列的开发环境。另外,日本计划以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为中心,成立企业、政府和高校共同合作的新组织,以尝试主导6G国际标准制定的相关讨论。

      拥有通信领域著名企业诺基亚的芬兰更早就开始了6G预研。2018年,诺基亚贝尔实验室与芬兰奥卢大学、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等宣布合作实施“6 Genesis——支持6G的无线智能社会与生态系统”项目。据报道,该项目将在未来8年获得超过2.5亿欧元研发资金。今年6月,奥卢大学发布6G发展白皮书,涉及6G与边缘智能、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

      美国一些研究机构也在致力推动6G研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频谱创新计划”倡导建立国家无线频谱研究中心,目标是超越5G等技术,“制定一条发展路线,通过有效利用和共享无线电频谱,确保美国在未来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无线技术、系统和应用中发挥领导作用”。201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了利用95GHz以上频谱进行实验,即开放为6G网络服务的“太赫兹”频谱,帮助创新者测试全新产品和服务。

      一些观点认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倡导的“星链”计划,可利用外太空低轨道卫星为地面用户提供宽带服务。类似的通信天地一体化部署未来可能帮助美国6G发展。

      专家:5G是6G发展的“地基”

      有观点认为,一些国家可能试图跳过自身技术不占优的5G部署、直接实现6G,从而“跨越”发展。但多数专家认为“基本不太可能”,因为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开始,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都要依托前一代核心技术的演进,并引入新兴的革命性技术。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5G课题组组长胡国庆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将来真正商用化的6G网络必然是以现有5G核心技术为基础做深度演进,同时引入太赫兹通信、空天海地一体化网络等新兴技术。这就意味着跳过5G“地基”,直接建设6G“大楼”几乎是不现实的。

      他说,美国“星链”计划其实只能作为5G补充。由于卫星成本高昂、带宽受限、信号传输容易受大气状况影响等因素,将来即便建成也只能在5G覆盖不到的区域作为补充,比如海洋、沙漠、无人区等,无法绕过5G,更无法在5G已覆盖区域对5G形成竞争威胁。 (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