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日媒:世界名校探索疫情期间教学新模式

2020年07月17日 17:56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日本经济新闻》7月15日发布题为《世界名牌大学因新冠疫情陷入苦恼》的报道,介绍了一些世界名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探索教学新模式的举措。现将报道编译如下:

  在新冠疫情持续令人担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术水准?全球的大学正在进行试错,比如把学生人数较少的面对面授课与在线授课结合起来,开展混合型教学,以及引进适合网上考试的监考软件等等。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一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曾经培养出伦琴、爱因斯坦等2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该学院的手册上,列出了在研究室防控疫情的详细措施,包括“2人在室内的情况下,原则上每小时通风换气5至10分钟”和“对门把手和电灯开关等部位,每天要进行3次消毒”等。

  该学院在3月关闭了校园,但在4月下旬疫情趋缓后放宽了限制。被允许使用研究室的多为需要做实验的领域,学院的防控并未松懈。

  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经常跻身亚洲首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也采取了严密防控措施。该大学把校园划分为5个区域,建议学生和教职员工不要跨区域行动。即使出现了感染者,这一措施也可防止疫情在校园内扩散。

  一边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一边享受自由的学生生活——这种校园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疫情之前以面对面方式为主的教学课程已经变得不再现实,越来越多大学开始采取把学生人数较少的面授课与在线授课结合起来的混合教学模式。

  英国剑桥大学就是一个例子。从10月开始的新学年里,校园内将开展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小范围的讨论。剑桥大学代理副校长表示,希望向学生提供在校园内接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避免人员“密集”,可以容纳400人的大讲堂被用来举行小规模的会议。学校考虑到在校园内要能保持社交距离。

  另一方面,有众多学生听课的课程都采用了在线方式。

  原本混合教学模式就并不完美。在法国首屈一指的名校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教师们提出,“反对录制课程后在网上传播”。对于大学而言,网课课件是可以多次使用的便利教材,但在老师们看来,它会造成知识产权被轻易散播。最终,学校决定原则上以直播方式进行在线授课。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也想方设法防止在线授课出现弊端。比如,学生在家中利用电脑接受考试时,如何防止作弊呢?大学方面引进了监考软件,以防学生拷贝网上信息到答卷上。

  新冠疫情不仅仅影响授课和研究的方式。此前最受留学生青睐的美国和英国目前疫情极为严重。如果两国耽误了疫情防控,大学的受欢迎程度很可能下降。

  举个例子,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收入就可能减少多达1690万英镑,这相当于此前收入的两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日媒:世界名校探索疫情期间教学新模式

2020-07-17 17:56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日本经济新闻》7月15日发布题为《世界名牌大学因新冠疫情陷入苦恼》的报道,介绍了一些世界名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探索教学新模式的举措。现将报道编译如下:

  在新冠疫情持续令人担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术水准?全球的大学正在进行试错,比如把学生人数较少的面对面授课与在线授课结合起来,开展混合型教学,以及引进适合网上考试的监考软件等等。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一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曾经培养出伦琴、爱因斯坦等2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该学院的手册上,列出了在研究室防控疫情的详细措施,包括“2人在室内的情况下,原则上每小时通风换气5至10分钟”和“对门把手和电灯开关等部位,每天要进行3次消毒”等。

  该学院在3月关闭了校园,但在4月下旬疫情趋缓后放宽了限制。被允许使用研究室的多为需要做实验的领域,学院的防控并未松懈。

  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经常跻身亚洲首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也采取了严密防控措施。该大学把校园划分为5个区域,建议学生和教职员工不要跨区域行动。即使出现了感染者,这一措施也可防止疫情在校园内扩散。

  一边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一边享受自由的学生生活——这种校园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疫情之前以面对面方式为主的教学课程已经变得不再现实,越来越多大学开始采取把学生人数较少的面授课与在线授课结合起来的混合教学模式。

  英国剑桥大学就是一个例子。从10月开始的新学年里,校园内将开展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小范围的讨论。剑桥大学代理副校长表示,希望向学生提供在校园内接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避免人员“密集”,可以容纳400人的大讲堂被用来举行小规模的会议。学校考虑到在校园内要能保持社交距离。

  另一方面,有众多学生听课的课程都采用了在线方式。

  原本混合教学模式就并不完美。在法国首屈一指的名校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教师们提出,“反对录制课程后在网上传播”。对于大学而言,网课课件是可以多次使用的便利教材,但在老师们看来,它会造成知识产权被轻易散播。最终,学校决定原则上以直播方式进行在线授课。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也想方设法防止在线授课出现弊端。比如,学生在家中利用电脑接受考试时,如何防止作弊呢?大学方面引进了监考软件,以防学生拷贝网上信息到答卷上。

  新冠疫情不仅仅影响授课和研究的方式。此前最受留学生青睐的美国和英国目前疫情极为严重。如果两国耽误了疫情防控,大学的受欢迎程度很可能下降。

  举个例子,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收入就可能减少多达1690万英镑,这相当于此前收入的两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