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子成龙”,结局注定“伤仲永”

2020年07月17日 11:47    来源:河南日报    薛世君

  “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教育公平也不容亵渎。”

  看到昆明小学生陈某石“癌症研究获奖”时,很多人惊呼“神童”。一个小学生能写出“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的高精尖论文,智力逆天了。

  后来,这名小学生说“还是不太了解基因”,专家说该研究“至少要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才能独立操作”,再结合其父母均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现实,大家恍然大悟:父母做研究、孩子拿成果,只不过“捧力过猛”“替子成龙”罢了。这位研究员父亲的“致歉声明”,把“翻车”归因于自己“过度参与”了这个科研项目,把作弊、捉刀、弄虚作假,粉饰得如此清新脱俗,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事情的重点在于,既然事后负责调查的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评奖时,为什么不把住这道关口,把奖项颁给了一个不可能独立完成项目的作者?

  由媒体报道可知,从大赛的评审专家专业背景、资历来看,甄别参赛者是否作假、是独立研究还是借他人力量,应该非常简单。但为什么还是放了水?除了是否有暗箱操作、责任到底谁负的问题,一个依循常理的推测恐怕是,这样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原本就是为“抢跑学习”“超前教育”而准备的,是社会为迎合这种焦虑心理而“开发”的产品,是为“拔苗助长”提供的便利通道。这折射的,是家长急于为孩子积累优势的短视行为与粗暴做法,也是某种扭曲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最近还有一名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14岁的浙江慈溪少女岑怡诺,不光有“宇宙超能量品牌创始人、全球青少年领袖学习会创始人”等“霸气侧漏”且“山寨”味道十足的简历,更有“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的魔幻才华。高产诗人陆游,一生作诗不过8000余首。一天24小时、1440分钟,要写2000首诗,大概每42秒出一首,算到这里,简直要对这位天才少女望风而拜了。看了她演讲视频的网友如此调侃,“流淌着南派传销的贵族血统”。

  小小年纪就被拔苗助长得这么“社会”,不知道她是否甘之如饴。从她不断加码的“社会职务”和演讲现场的观众反应来看,欣赏、赞叹的社会反馈,近乎形成了一种变相的鼓励机制。说不定,这位天才少女还成了不少家长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呢。随便到网上一搜,类似“癌症研究”的奖项不胜枚举,各种“神童”“天才”的技能才华俯拾皆是。有患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焦虑症的父母,便有了“拔苗助长”的种种伎俩,有了“焦急成长”的孩子们,也有了类似评奖、头衔等社会“拔苗”生产线。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客观规律而不可逾越,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王安石笔下“伤仲永”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社会氛围,导致他的父亲整天带他四处炫耀,荒废了学习,最终,天才的仲永“泯然众人矣”。

  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教育公平也不容亵渎。最该强基础的领域,如果任由搭便车走捷径的行为泛滥,后果不堪设想。社会各界再也不能“惯着”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了,必须坚守底线、尊重规律、遵守规则、恪守公平。否则,给孩子送的“超前礼物”,社会早晚会标上价格还给孩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替子成龙”,结局注定“伤仲永”

2020-07-17 11:47 来源:河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