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衣裳:“领袖”是如何从服装部件变成带头人的

2020年01月08日 13: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任飞

  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后人称他为晋文帝。他有一位大臣叫魏舒,每次朝会之后,司马昭都会目送魏舒走出很远很远,然后满怀感慨地说: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晋书·魏舒传》)。

  从这时开始,“领袖”一词开始在服装部件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含义,并逐渐从杰出者演变成带头人。

 

  “领”和“袖”的含义发展 

  “领”字的原始含义是脖子,《诗经·卫风·硕人》就有“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后来字义发生了变化,汉代经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说:“领,颈也,以壅颈也,亦言总领衣体为端首也。”这句话首先确认了领就是脖子的说法,然后说作为衣物的部件,是用来围合脖子的,最后说它是一件衣服的开头部分。所以,古代称“一领”衣,也就是今天的一件衣服。

  在这些含义的基础上,“领”又作了引申,如晋陶潜《闲情赋》中说:“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可见,衣领与头脑关联在一起,跟思想和智慧挂上了钩。比如,一些皇帝的衣领上会有黻纹出现,被称为黻领。黻是“十二章纹”中的一个,其寓意为善恶分明、知错能改。既然衣领与头脑相接,皇帝的头脑当然应该善恶分明。

  中国古代出现过的领型非常丰富,它的变化有一条基本轨迹,即从夏商周到隋唐,逐渐走向多样和开放,而从宋到明清,逐渐走向封闭。这种趋势的出现,一般认为有逐渐变冷的天气原因,礼教日盛的文化原因,以及国力衰退的实力原因。近代中国,长期受人侵略,被动挨打,自我保护意识就会加强,中式立领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那么“袖”字呢?还是在《释名》中,刘熙是这样解释的:“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古代的袖子,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袪”,缝接于袖端的边缘;二是“袂”,原本是古代大袖的下垂部分,后来也用来表示整个袖子。今天所谓“联袂”,就是手拉着手,衣袖挨在了一起。同样由于衣袖贴着手臂,就与手段联系在了一起,比如“长袖善舞”。

  袖子是服装上最为灵动的部件,它可以实现很多功能:碧鬟红袖、翠袖红裙、红袖添香,是它的美化功能;袖里藏刀、袖中挥拳、袖里乾坤,是它的隐藏功能;袖手旁观、摆袖却金、拂袖而去是它的表态功能。在古代,很多人用袖子携带钱财、书信、细软,于是成语“两袖清风”来形容官员的廉洁——袖子里没装金银,才能随风而动。

  “领袖”连用,成为称赞人的标示物 

  最初,“领袖”二字也会连用,但仍然指的是服装部件。汉代经学家服虔在《庄子集解》中讲述了一个“匠石运斤”的故事。他说:“獿人,古之善涂塈者,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有小飞泥误著其鼻,因令匠石挥斤而斲之。”古代的獿人,善于用泥来涂抹房顶,干活的时候,穿着广领大袖的衣服,仰面操作,领袖都不会弄脏,偶尔有小块的飞泥粘在鼻子上,就让另外一位匠人挥起板斧削下来,“唰”地一声,泥被削掉了,而鼻子没有丝毫损伤。这段把匠人写得爆帅的文字中的“领袖”,仍然是服装的部件。

  领与头脑相接,袖与双手相贴,很容易成为称赞一个人的标示物。司马昭的“人之领袖”,就是说魏舒脑子好用,手段高明,既有思考力又有行动力。

  魏舒从小是个孤儿,由外婆抚养长大,年轻时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40岁以前一事无成。在他40多岁时,郡里考核属官察举孝廉,魏舒想参加考试,亲戚朋友们认为他没念过什么书,劝他不要参加。但是魏舒下了苦功夫,用100天学习儒家经典,居然考中了。

  几经周折,魏舒进入军队当参谋。军队举办射箭比赛,本来不需要他这个文职参加,但恰巧有一回比赛人手不够,就用魏舒凑个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像武侠小说里的情节,只见魏舒气定神闲,从容不迫,拉弓射箭,百发百中,打遍全场无敌手。后来,魏舒得到赏识,不断升官。头脑手段俱佳,思考力和行动力都强,当然是杰出人物,所以司马昭说他是“人中领袖”。

  “领袖”来源于民众 

  司马昭口中的“领袖”,还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带头人,只是杰出和表率之意。以司马昭的野心以及同魏舒的君臣关系,也不可能把魏舒说成是带头人。当时服装中地位最高的是冠冕,司马昭自我对应为冠冕,自然不忌讳说魏舒是领袖。所以,“领袖”要成为地位最高的带头人,必须等到冠冕的地位弱化之后。

  东汉末期,贵族和名士对官服的态度趋于冷漠,对冠冕自然也不似从前那么尊重。袁绍、孙坚、诸葛亮、周瑜、曹操等都开始戴简便朴实的平民首服——巾。这种平民化的倾向,给领袖地位的提高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政治观念也在变化。戴冠冕的官员在帝制时代与民众的关系是对立的,那时的官员是管制、甚至欺压百姓的。但是领袖呢,是上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人都穿的上衣,当然会在心理上对应为大众。所以,“领袖”是出于民众的,跟民众站在同一立场。

  这种角度的转换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可以说,冠冕时代体现的是君权神授,而领袖时代开始体现民众的意志。于是,“领袖”一词的含义演变,有了一个不断加强的指向。

  清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变法宣告失败。但是他们的变法主张,激发了中国人更加强烈的反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这个时候,章士钊用笔名黄中黄在《沈荩》第二章中写道:“北方之谭嗣同,南方之唐才常,领袖戊戌、庚子两大役,此人所共知者也。”这里的“领袖”,不再只是杰出和表率的意义,而是带领和领导,与现代领袖的意义接近了。

  领是一座山,袖是两江水。原本的服装部件,却融汇着我们民族的历史过程和文化心理,以及掩藏于心底的默默温情。

  (作者系百家讲坛《中国衣裳》系列讲座主讲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中国衣裳:“领袖”是如何从服装部件变成带头人的

2020-01-08 13: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