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颐和园日历圈粉 “文艺范”日历为何成新宠?

2019年12月27日 1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官云

  日历,过去一度是人们生活中的标配,看时间,当备忘录……撕掉一页日历,便能很直观地感觉到日子又过去了一天。

  这几年,日历好像突然又火了。比如,故宫、颐和园等推出的2020年日历,以及中华书局推出的《唐诗之美日历》等等,均颇受欢迎。这些充满了文艺范的日历,如今为啥成了读者的新宠?

  颐和园文创日历“很圈粉” 

  前不久,颐和园推出的《颐和园二十四节气日历·2020》在网上刷屏了。

  翻阅日历可以发现,它贴心地按照观赏线路分区,介绍了包括宫廷区、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昆湖湖区等12条经典路线,并对颐和园内殿、堂、亭、台、楼、阁、桥、寺等园林古建筑分别进行详尽介绍。

  同时,日历还结合颐和园中一年四季时间的变迁,全面展现颐和园在二十四个节气的景观变化,并用大量摄影作品展现颐和园的园林美景。

  “此次推出的日历是以颐和园的风景文化为基础。”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赵晓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它不仅是本日历,更是介绍颐和园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形式的图册,从古建、园林、文物等多个方面向读者传播颐和园文化知识。”

  “红砖头”何以成“网红”? 

  说到文化内涵十足的日历,少不了《故宫日历》。

  1933年至1937年,当时的故宫曾推出过五期《故宫日历》。2009年,《故宫日历》以1937年版为蓝本复刻出版。2010年,《故宫日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始尝试创新,很受读者欢迎,后来还得到了“红砖头”的昵称。

  2020年是鼠年,2020年《故宫日历》以表现紫禁城建筑为主,除第一个月选取与生肖鼠有关的文物,此后各月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有全景有细节、有历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画卷。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曾提到,《故宫日历》不仅是故宫出版社开拓出版品类、发展文创事业的成功案例,也是故宫博物院唤醒藏品资源、播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典型。

  一本日历中的意蕴 

  实际上,类似的充满文化味的日历还有不少。它们也因各自特点受到读者喜爱。

  前段时间,《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正式发行,通过十二个月份的主题安排,勾勒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萌芽、发展、繁荣的演进脉络,生动有趣。

  当然,圈粉的还有2020年《国博日历》,不少读者给出了“典雅大气”的评价。它的封皮是暗红色,还有造型精致的铁扣。

  贯穿日历的十二个月份有着不同主题,如一月份是“一元复始”,二月是“万象更新”……月份页设计的几何图案均取自文物本身,图形及颜色取法明确,如青金、蛋壳青等。

  中华书局则推出了《唐诗之美日历》(2020·琴诗和鸣)。日历每月都由一首切合时令的古琴名曲点题,如一月《春晓吟》、二月《杏花天》、三月《流觞》……另外,每月还选了一至二首与古琴相关的唐诗,富有雅意。

  “文艺范”日历成新宠 

  不难发现,如今这些日历和人们印象中的日历,已经大不相同了。最明显的,就是“颜值”、内涵都提升不少:设计新颖、主题富有文化意蕴,质感也不错。

  这些日历价格并不便宜,一本2020年的《故宫日历》定价是76元,2020年《国博日历》的价格是99元……即便如此,也阻拦不了读者“剁手”购买。

  据故宫出版社透露,目前普通版2020年《故宫日历》第二次印刷数量已到90万册,而且,第三次印刷也在进行中。

  “文艺范”日历为何能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赵晓燕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文化自信的宏观背景下,一本每天都能使用的日历恰好是切入点,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王旭东也说过,故宫人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种类繁多的文博出版物和文化衍生品,努力唤起并积极满足大众对于共享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在需求。

  所以,你会为这些富有文化味的日历买单吗?(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景观岂可粗制滥造      2019年12月27日
  • · 网络文学不能一味求“爽”      2019年12月27日
  • · 书画修复 让文化瑰宝“活”起来      2019年12月27日
  • · 全程智能 用科技改变旅游      2019年12月27日
  • · 科技加持 人类溯源愈探索愈清晰      2019年12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颐和园日历圈粉 “文艺范”日历为何成新宠?

    2019-12-27 1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历,过去一度是人们生活中的标配,看时间,当备忘录……撕掉一页日历,便能很直观地感觉到日子又过去了一天。

      这几年,日历好像突然又火了。比如,故宫、颐和园等推出的2020年日历,以及中华书局推出的《唐诗之美日历》等等,均颇受欢迎。这些充满了文艺范的日历,如今为啥成了读者的新宠?

      颐和园文创日历“很圈粉” 

      前不久,颐和园推出的《颐和园二十四节气日历·2020》在网上刷屏了。

      翻阅日历可以发现,它贴心地按照观赏线路分区,介绍了包括宫廷区、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昆湖湖区等12条经典路线,并对颐和园内殿、堂、亭、台、楼、阁、桥、寺等园林古建筑分别进行详尽介绍。

      同时,日历还结合颐和园中一年四季时间的变迁,全面展现颐和园在二十四个节气的景观变化,并用大量摄影作品展现颐和园的园林美景。

      “此次推出的日历是以颐和园的风景文化为基础。”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赵晓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它不仅是本日历,更是介绍颐和园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形式的图册,从古建、园林、文物等多个方面向读者传播颐和园文化知识。”

      “红砖头”何以成“网红”? 

      说到文化内涵十足的日历,少不了《故宫日历》。

      1933年至1937年,当时的故宫曾推出过五期《故宫日历》。2009年,《故宫日历》以1937年版为蓝本复刻出版。2010年,《故宫日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始尝试创新,很受读者欢迎,后来还得到了“红砖头”的昵称。

      2020年是鼠年,2020年《故宫日历》以表现紫禁城建筑为主,除第一个月选取与生肖鼠有关的文物,此后各月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有全景有细节、有历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画卷。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曾提到,《故宫日历》不仅是故宫出版社开拓出版品类、发展文创事业的成功案例,也是故宫博物院唤醒藏品资源、播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典型。

      一本日历中的意蕴 

      实际上,类似的充满文化味的日历还有不少。它们也因各自特点受到读者喜爱。

      前段时间,《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正式发行,通过十二个月份的主题安排,勾勒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萌芽、发展、繁荣的演进脉络,生动有趣。

      当然,圈粉的还有2020年《国博日历》,不少读者给出了“典雅大气”的评价。它的封皮是暗红色,还有造型精致的铁扣。

      贯穿日历的十二个月份有着不同主题,如一月份是“一元复始”,二月是“万象更新”……月份页设计的几何图案均取自文物本身,图形及颜色取法明确,如青金、蛋壳青等。

      中华书局则推出了《唐诗之美日历》(2020·琴诗和鸣)。日历每月都由一首切合时令的古琴名曲点题,如一月《春晓吟》、二月《杏花天》、三月《流觞》……另外,每月还选了一至二首与古琴相关的唐诗,富有雅意。

      “文艺范”日历成新宠 

      不难发现,如今这些日历和人们印象中的日历,已经大不相同了。最明显的,就是“颜值”、内涵都提升不少:设计新颖、主题富有文化意蕴,质感也不错。

      这些日历价格并不便宜,一本2020年的《故宫日历》定价是76元,2020年《国博日历》的价格是99元……即便如此,也阻拦不了读者“剁手”购买。

      据故宫出版社透露,目前普通版2020年《故宫日历》第二次印刷数量已到90万册,而且,第三次印刷也在进行中。

      “文艺范”日历为何能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赵晓燕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文化自信的宏观背景下,一本每天都能使用的日历恰好是切入点,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王旭东也说过,故宫人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种类繁多的文博出版物和文化衍生品,努力唤起并积极满足大众对于共享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在需求。

      所以,你会为这些富有文化味的日历买单吗?(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