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上获悉,我市将持续打好“五张牌”、切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扎实推进精品景区提档升级、致力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等,抓大文旅促品质化,统筹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以大文旅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今年1—6月,重庆实现旅游总收入2552.92亿元,同比增长32.71%,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和“行千里·致广大”旅游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市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发展新优势的有效途径。
不过,全市旅游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比如,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都市旅游红红火火,渝东北、渝东南部分景区不为人知;基础设施落后,“快旅慢游”体系尚未形成;产品供给不够丰富,文化内涵挖掘利用不足;管理服务水平不够高,一些景区景点存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管理”现象;国际化水平不够高,境外游客占比偏低,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
会议指出,我市要持续打好“五张牌”。加快编制《“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重点推动云阳侏罗纪恐龙公园、奉节白帝城大遗址保护、万州天生城大遗址公园、“观光巴士”等项目建设;推进主城区“山城步道”建设,推动主城各区“灯明景靓”工程落地落实;建设温泉度假精品旅游项目,打造“世界温泉之都”品牌和气候养生国际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和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文物遗迹、人文场馆开展文化旅游;大力开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重点建设100个特色旅游镇、1000个特色旅游村,培育10000家乡村旅游规模经营主体,打造100个乡村休闲体验基地。
切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加快编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旅游+”“+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创新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养生养老、医疗健康、自驾车房车营地、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新产品,建成品牌突出、数量充足的旅游吸引物。
扎实推进精品景区提档升级。突出标准引领,不断提升景区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景区动态管理机制,推进A级景区有进有退。突出内涵提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打造创新文旅融合产品,促进旅游景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突出品牌塑造,全方位开展景区宣传营销,持续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致力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拓展休闲度假功能,建成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30个。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