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劳动光荣·劳动圆梦 追梦·我的奋斗】巧绣娘的非遗传承之路
纤纤双手,巧夺天工。在云南,心灵手巧的人们用双手织就了一幅美丽的画布,绣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之美。
日前,记者走进云南玉溪市峨山慧玉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看到一位彝族妇女拿着画笔,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纸上画着花式图案。她身后挂着一排排绣工精美、色彩艳丽的彝族传统服饰、背裳和新创作的刺绣包,这些都是她自己创作和设计。指着桌上的画纸,她自豪地说,“这里的100多幅图案都不重样。”她就是从事彝绣已有38年的李绍萍。
彝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50岁,身为云南省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李绍萍,出生于峨山彝族自治县富良棚乡富良棚村,祖上五代人都是远近闻名的绣娘,是当地少有的会画制花样的绣娘。
“我从12岁就和家族前辈学习,算是比较扎实地传承了彝族纳苏刺绣。”李绍萍说。
38年来,彝族刺绣已经充满了她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再忙也会拿出针线绣上几针。“每天不绣上几针总是感觉差点什么,彝绣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件不可或缺的事。”她说。
“在别人衣服上看到的花样,我会默默记在心里,回到家凭记忆把它画在布上。”少女时期的李绍萍就能把自己看到的花样活灵活现地描出来,并通过刺绣生动再现。
李绍萍还掌握着一门绝技,就是根据绣品的需要和个人的审美在绣布上绘制刺绣图案,她解释说,“这需要多年的绘画功底和对构图、图案内涵等的独到理解,是少数绣娘才有的技艺。”彝绣绘图不仅要求画得出,更要绣娘能够根据绘图配好颜色,选好针法,绣好图案,以便制作出更好的彝绣产品。而李绍萍就是通过参照以前彝族服饰上的传统花式图案,一步步摸索出了绘画技巧,并进行大胆地想象和艺术探索,不用先描样,只需大体比比划划,全凭绘画时几分钟的灵感和精湛的技艺,随手就能画出生动多姿的花鸟走兽。
在传统技艺中注入创新
心灵手巧的李绍萍将花鸟虫鱼绘在布上,绣在衣服上,每一件绣品上的花色从设计到配色、针法都不重复。她还将各种花卉组合起来绣制,形态各异的花,色泽由浅到深,作品极富层次感。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围腰、喜鹊帽、背裳等彝族纳苏绣品的制作方法,还注重创新传统工艺,开发出了手机套、挎包、钱包等新的彝绣产品。
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彝族刺绣技艺,李绍萍将几近失传的孩童平生帽、200多年前的老式花纹等制作工艺展现出来,还创新制作了许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刺绣凉鞋、刺绣挎包等。“现在这些传统的民族手艺,不能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喜爱而传承,而是要让民间艺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才会带来更大的传承发展的动力。”她说。
2014年底,在峨山慧玉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的邀请下,李绍萍走出了大山,来到现在的公司。几年过去,李绍萍已经是公司的主心骨,掌握着彝族刺绣流程的核心步骤——绘画。
担当起传承使命
人到中年的李绍萍,自觉地担当起彝绣的传承重担。在荣获峨山县民族民间工艺师、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大师、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荣誉后,2014年,她被授予“云南刺绣工艺大师”称号。
“为了提高我们的刺绣水平,政府邀请刺绣专家到峨山授课,同时还组织刺绣能手到外地‘取经’,让彝家人的刺绣代代相传,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彝绣的美丽。刺绣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们的作品赚到了钱,手艺较好的绣娘每月的收入大概在3500元到4500元左右,也宣传了峨山彝族民间文化。”李绍萍告诉记者。
据了解,峨山彝族刺绣已有1700多年历史,峨山彝族服饰于2009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做好彝绣产业,目前富良棚乡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搭建彝绣产品销售平台和窗口,加强彝绣加工产业人才培训,培养年轻传承人,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市场经营体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实习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