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要算大账

2019年08月01日 14: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非遗+旅游”要算大账

  目前,各地正加紧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若以非遗项目的属性划分,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互动领域,当下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是传统技艺类项目照猫画虎。剪纸、雕刻、面塑等传统工艺,是近年来民众接触较为频繁的非遗项目。因为强调手工制作且便于参与,这些项目在各类展览节会及文化场馆、商场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尤其在一些景区,出现了一些非遗摊位,专门售卖非遗手工艺产品。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景区售卖的非遗产品很多与景区在内容或元素上没有丝毫联系,且产品本身没有多少创新元素,难以激发游客的购买欲。

  误区二是传统艺术类项目缺乏美感。千百年来,各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艺术资源。这些非遗项目成为当地民俗风情生动直观的体现,也深受游客喜爱。一些景区或景点将传统艺术类非遗作为实景演出内容,拉长了景区的门票经济产业链。但一些项目由于内涵挖掘不够,演员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舞台呈现缺乏美感,让游客“看完不想再看”。

  以上两个误区细究起来,根本原因是没有厘清“非遗+旅游”的关系,将二者的融合仍停留在浅层次,缺乏开拓挖掘的广度与深度。

  要让非遗成为景区的点睛之笔。随着民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游客正在由过去的看风景向看文化转变。景区文化底蕴深不深,文化故事讲得好不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非遗与旅游融合过程中,应让非遗讲故事,围绕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做文章,展现当地风土人情。

  要通过旅游为非遗开拓新市场、扩大新受众。非遗只有面向大众、走进生活,才有生命力。景区流动人口多、消费需求高,是天然的营销平台。要在景区构建立体的非遗项目展销体系,围绕游客的需求,创新非遗项目的表现形式。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非遗宛若一座富矿。要坚持创新意识,把眼光放远,注重发挥非遗的社会效益,不能只算小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实习生2 )

“非遗+旅游”要算大账

2019-08-01 14: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