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齐鲁农书的当代价值

2019年04月09日 08:01    来源:人民日报    王育济

  西汉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和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其中,前三部的作者都出自齐鲁,反映了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自古以来的丰厚底蕴和齐鲁农耕文明对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的重要支撑作用。习近平同志对山东农业发展提出殷切希望,要求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认真挖掘齐鲁农书中的科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是传统农书大省,除了上述三大农书,相传中国最早的几部农书,如《夏小正》《月令》《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等,也都与先秦齐鲁诸子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夏小正》《月令》以及由此衍生的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标画了农业耕作的自然时序,对中华农耕文明有着奠基性作用。汉代的《陶朱公养鱼法》、崔寔的《四民月令》等,宋明时期邢昺的《耒耜岁占》、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韩梦周的《养蚕成法》、陆献的《山左蚕桑考》等,都是内容比较科学、影响较大的齐鲁传统农书,许多内容仍在为今天的农业生产提供直接的科学指导。

  中国传统农书包括产生于齐鲁的著名农书,虽然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但也“预留”了与现代农业相互兼容的接口。

  一是尊重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时序的生态农业思想,即“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在“种养三宜”(物宜、时宜、地宜)、顺应自然环境和自然时序这一大原则下,还有许多具体的科学方法,如“秋耕欲深,春夏欲浅”“春种欲深,夏种欲浅”等,都巧妙地体现了根据自然环境、自然时序和植物属性从事农业活动的生态原则。这些原则在当代乡村生态建设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农业观。先秦时期,中国农业就已经有了将人畜粪便施于农田的记载。生活中的废物变成农业生产中宝贵的肥料,不但提高了农田产量,也以土壤净化了粪污,避免了对生态更大的污染。这种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后来的齐鲁农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总结和阐发,如《氾胜之书》中明确提出“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齐民要术》又进一步提出了绿肥法、踏肥法、火肥法等,将生产、生活中的大部分废物都变成了土壤的肥料。这种良性的有机循环,不但保证了耕地的地力不衰,而且可以使贫瘠的土地变成良田,因而“地力常新壮”成为中华农耕文明有别于西方农耕文明的一大特征。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农业显然开始了新的复兴。

  三是“勤力节用”的集约农业思想。勤俭是中国传统农家的立身之本,这在齐鲁农书中阐释得尤为明显。这种“勤力”隐含着科学精神。以锄地为例,《齐民要术》中不但强调要多锄、早锄、勤锄,而且道出了“勤锄”的科学成效:“锄麦倍收,皮薄面多”“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同样面积的土地,由于科学的勤锄,就可以有“倍收”的效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与节俭同样包含着科学的认识。对自然资源的“任情”挥霍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毁灭,而“顺天时,量地力”,用尽量少的资源消耗保证农业生产成效,才是农业发展的正道。这种科学精神对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社科重点课题“齐鲁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综合研究”负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发掘齐鲁农书的当代价值

2019-04-09 08:01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