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上,中国“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标志着藏医药申遗之路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西藏传统文化又多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消息鼓舞人心,成就令人振奋。
源有活水,才能保持一渠清澈;广植艳花,才能传出十里芳香。“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是我区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成果体现。正是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实践,“藏医药浴法”的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健全、药效功能不断得以明晰、医学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实践证明,后继有人是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让特色浓郁、积淀深厚的非遗文化展现持久魅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一方面继续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和传承保护单位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保障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另一方面,要加大寻找、遴选和培养具体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让非遗传承成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确保传统文化保有持久活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启示着我们要始终秉承开放共享理念,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纵观“藏医药浴法”发展脉络,正是以开放的姿态从各个民族医学中汲取营养,以共享的理念不断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收集反馈,让更多人从文化成果中获益,才使这一文化瑰宝在当今再一次焕发出新的活力。注重交流、共享和融合是所有优秀文化的共性,新时代,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就要突破从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思路,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坚持“走出去”战略,在保持特色文化“纯度”的同时,积极在更为广泛的舞台展示自己,从相似文化中吸取精华,不断增进优势、补齐短板,让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大众的期盼。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启示着我们要进一步广建平台,宣传展示非遗法规和非遗成果。从重点打造的“藏博会”到“毯博会”“像博会”等产业领域展示平台;从颁布我区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到非遗文艺演出、图片展览、项目展示、系列讲座等活动,正是凭借着我区近年来倾力打造的多样化舞台和法制机制保障,为“藏医药浴法”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非遗法治化宣传,搭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非遗展示平台,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使“非遗保护人人有责、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