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部《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在杭州启动试点,这项规范,让杭州市的无障碍旅游事业迈出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业界对残疾人出行、旅游问题的关注。
中国究竟有多少残疾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10月的一场活动上,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中国的残疾人数量超过8500万——也就是说,在近14亿中国人里,每16个人中就有一名是残疾人。这个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巨大数字,无疑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不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极少看到残疾人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更不用提在旅途之中了。因此,公众常常遗忘这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并因此忽视他们的需要与诉求。
但是,不论残疾人的数目是否为公众所知,也不论社会对他们有多少关注,8500多万中国残疾人就在那里,他们和身体健全的人一样,也需要出行,也渴求社交,也盼望着能有一次精彩难忘的旅行。对身体健全的人而言,做到这些几乎毫不费力,但是,对残疾人而言,要实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愿望,却需要他们承担太多麻烦,付出太多成本。面对8500多万残疾人的正当诉求,我们决不能视若无睹。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既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的试金石。
其实,我们之所以很少在出行、旅游时看到残疾人,并不是因为残疾人不愿意出门,而是因为在出行、旅游等领域,中国社会还远远没有做到真正的“无障碍”。而这种因为对残疾人照顾不足而产生的结果,又反过来造成残疾人在公共场合的“缺席”,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大众对残疾人权益的忽视。如今,社会要积极回应残疾人群体的正当诉求,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只有用开创性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创造出行、旅游的条件,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自由旅行,社会大众才有可能更多地认识到残疾人权益的重要价值,营造出对残疾人更加友善、温暖的社会氛围。
作为一个刚刚实现经济腾飞不久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保护特殊群体权益方面,还处于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拥有宝贵的“后发优势”,有大量来自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可资借鉴。
在欧洲,欧洲无障碍旅游协会早在十几年前,就积极对各地政府和企业进行游说,在酒店设施、景点卫生间等多个具体领域,成功将无障碍设计推广为标准建设方案,使得残疾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到旅行的便利,而无需因为“特殊待遇”感到尴尬;在日本,绝大多数店面和景区,都将通行入口设计成和外部地面齐平的高度,以方便残疾人自由出入,就算遇到残疾人难以通行的门槛或间隔,也会有服务人员拿出垫板帮助通行。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各大博物馆常常定期举办手语讲解,并在各处设置盲文导览,以方便听障、视障人士游览。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都可以参考学习。
要做到这些细节,自然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投入一定的初期成本。但是,这种投入绝对是值得的。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欧洲,有无障碍旅游需求的游客已经占到游客总数的20%,且直到2020年,都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无障碍旅游很可能在未来成为旅游行业的增长风口,创造巨大的效益和价值。况且,旅游有价,尊重与关怀无价,一个人性化的无障碍社会,是所有人都能共享的公共财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