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地处京津走廊。特殊的地域环境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廊坊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省级99项,市级234项。虽是河北省行政规划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确认的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这出色的成绩,离不开廊坊非遗保护中心与一批非遗志愿者十几年来的努力。廊坊非遗保护中心在挖掘和整理当地非遗项目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非遗志愿者。经过数年的融合与筛选,最终形成了一支较为专业的非遗志愿者队伍。
王晟,是一名农村小学老师。早在 2008年,他就在家乡胜芳镇和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他们在古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抢救记录了胜芳镇大量的花会文化、民间歌谣等,撰写了6万余字的当地非遗资料,录制了十几个小时的民歌录音录像。2009年王晟认识了时任廊坊非遗办主任王晓燕,在她的协助下开始对整个廊坊的非遗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成为这支志愿者队伍中最早的成员之一。
邵荣伟,本是一名成功的珠宝商人,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一个偶然的机缘使他对廊坊非遗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一头扎进非遗志愿者队伍,乐此不疲。谈及为何要做非遗志愿者,邵荣伟说:“首先是喜欢,其次也是对自身价值的深度思考,难道一辈子就是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吗?”当邵荣伟得知固安面塑艺人高继泽家境贫寒,就帮他联系了在一家超市里捏人像的生计,这让高继泽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使他能安心于固安面塑的传承。
志愿者中有经常利用农闲时间走访传承人并撰写非遗故事的农民作家刘向梅;有出资为村里的音乐会购买乐器,并且赞助音乐会拍摄申报非遗专题片的公务员丁志强;有经常以司机的身份出现,为项目挖掘工作出车出力的胜芳镇私企老板孙思千……
这一群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志愿者,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逐渐凝聚成一支专业化的团队,分工有序,通力合作,为廊坊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时不我待的事业。当前,很多传承人步入耄耋之年,不少非遗项目的传承岌岌可危,极易出现“人亡艺绝”的遗憾。非遗志愿者们利用周末和假期,带上笔记本和录音录像设备,穿梭于大街小巷,给七八十岁的老艺人做口述实录,对表演性项目进行录音录像,保留下大量珍贵的资料。他们还积极与各地的学校联系,推进非遗进校园,组织非遗传承人到中小学进行授课。志愿者们还携手廊坊市文化部门,协助廊坊的非遗项目走出国门,迄今已参加过美国洛杉矶、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举办的展览及在匈牙利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展。
2015年,由王晓燕牵头、邵荣伟等人自筹资金,在廊坊市建起一个600平方米的非遗展示中心。建馆时正值盛夏,装修和布展工作全部由志愿者们冒着酷暑完成。之后在此举办了非遗摄影展、专题讲座、周末戏曲小舞台、少儿非遗冬令营、专题展品展示及传承人技艺比赛等诸多活动,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甚至还吸引了北京、天津等地的非遗工作者前来参观学习。
“非遗要走向新生,就必须有新生力量。”“非遗传承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地年轻人的出路问题,把年轻人留下来,非遗项目才能后继有人。”廊坊非遗志愿者们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展开思考。他们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真知灼见,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