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淄博9月3日讯(记者 刘园香)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博物馆数量达到4721个。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省市该如何有效盘活博物馆资源,在凸显博物馆自身发展特色的同时形成发展合力,让文化遗产走入千家万户?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跟随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2018中央媒体文化山东行”一行,相继走进山东烟台、淄博等地多个博物馆,并实地了解第二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开展情况。
多措并举 让馆藏资源“活起来”
在山东淄博市的齐都文化城,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空间上聚集、内容和功能上互补,吸引力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其中,足球博物馆有文物2000余件(套),通过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设备、嘉年华互动游戏区以及仿古蹴鞠表演等,系统展示了足球的起源、发展、影响和传播等几千年的演进历史和发展风貌,并围绕蹴鞠和足球设计、制作、生产、销售相关纪念品60余种。
足球博物馆里现场表演蹴鞠,比赛规则一目了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在齐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演绎,让悠扬的古乐曲《韶》再次响起。此外,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表示,齐文化博物馆现在除了典藏、研究、参观、游览之外,还特别重视学生的教育,通过一些研学项目,让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相浸润、相融合,让文物“走进”学生的生活。
齐文化博物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而在蓬莱古船博物馆,经济日播-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该博物馆在着重发掘蓬莱港口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雕塑、模型、沙盘、场景复原、古船线条勾勒、发掘遗址展示等多种艺术手段及声、光、电、多媒体互动等现代化手段,让观众充分了解古船与登州的关系、登州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提高人们对历史文物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吸引了大批游客。
多媒体手段展示登州海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与美同行 拓展公共教育服务模式
8月28日,一场名为“三毛流浪记——纪念张乐平笔下那个穿梭在马路弄堂里的小孩”的展览正在烟台美术博物馆里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这仅是烟台美术博物馆2018年暑期创新和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一位小朋友在一件三毛流浪记相关展品前驻足观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据烟台美术博物馆馆长张硕介绍,今年暑期,烟台美术博物馆面向大众共举办各类教育推广活动近五十场,参与公众约3万余人次,其通过“美术馆优+服务计划”打破美术馆“围墙”的概念,拉近了美术馆与市民大众的距离,让大众“与美同行,共享艺术”逐步成为现实。
根植文化 打造精品特色文化游
当下,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方式,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和文化内涵。在中国第一座专业化葡萄酒博物馆、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里,游客可以参观具有百年历史的地下大酒窖,通过展示的珍贵老照片、古老的制酒工具、泥人演示的早期酿酒场景等文物史料,了解葡萄酒的历史文化、酿造的全过程。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部分搭建的场景介绍酿酒流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此外,游客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品鉴红酒,情趣盎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7年,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接待游客30余万人,销售收入3643万元,实现利税约806万元。
工作人员指导游客学习品鉴红酒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而在周村古商城,聚集着民俗展览馆、孟洛川纪念馆、周村烧饼博物馆等,是周村自然人文、文化消费的集汇所在。其中,游客可以在周村烧饼博物馆参观游览的同时,现场观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周村烧饼制作技艺。
周村烧饼制作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