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的百年水厂内,藏着一座自来水科技馆;宝山的智慧湾创意园区里,藏着国内首家3D打印文化博物馆;幽静的安福路上,藏着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在今天的上海,星罗棋布着126家博物馆,其中半数以上是新奇有趣的小众博物馆,不少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它们为大众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上海在新一轮的博物馆建设规划中,着力发展行业博物馆,有利于保存、展示上海传统行业文化资料,弘扬上海发达的近现代工商业文明和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对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进城市文化旅游业的新发展,这些小众细分的博物馆是不容忽视的独特文化资源禀赋。”从事博物馆学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陈凌云告诉记者。各类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专题博物馆,内容涵盖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宽泛知识信息,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满足了不同背景和层次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提升着上海作为 “人文之城”的文化魅力。
专业博物馆逛一圈,就能了解一个行业的历史
想了解某个行业的前生今世,不妨来逛逛沪上这些博物馆:上海无线电博物馆、上海证券博物馆、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上海铁路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消防博物馆、上海航海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等等。
还记得邻里大伙儿聚在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听着伴有 “嗞嗞”声的收音机里传出国家大事、轶闻趣事的悠闲时光吗?承载着无数人温暖记忆的上海无线电博物馆去年11月在田林路200号正式开放。这是申城首家以无线电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博物馆。步入博物馆,两百多台精选自20世纪40至80年代国内外经典的收音机陈列在橱窗内,组成了两条气势宏伟的无线电长廊。其中不乏造型别致的收音机,像上世纪80年代的百事可乐广告收音机就以三瓶可乐罐连缀在一起形成特殊的曲面形,颜色选取的是可乐标志性的白底红字;可口可乐广告收音机则以大红色的圆弧面包装着,正面刻有可口可乐的英文字样。漫步其中,这些收音机已不单单是物品了,它们被赋予强盛的生命力,联系着过去和未来。
整个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由沪上无线电收藏家张明律先生捐赠——70多岁的他几十年共收藏旧收音机2000余台。这家博物馆重点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产业的精髓, “岁月留声”区就以首个民族无线电企业——亚美无线电成立为萌芽之光,经过战争的打压到最后的壮大,勾勒出中国无线电的发展蓝图。在此处,你能看到1970年代的“爆款”红灯牌711-2B型收音机。作为711系列中的拓展机型,它具有高低音调整、三种音色可选、新颖的音量指示灯,是该馆的珍藏精品。开国大典的同款 “话筒”也在展出之列。博物馆还设有趣味互动体验区,无线电VR互动装置、摩斯码发报、拼装收音机、综合互动触摸拍墙等项目都趣味十足,让观者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无线电的未来应用产生无限向往。
探秘邮政业,上海邮政博物馆不得不去。它所在的这幢建筑位于北苏州路276号,建造于1922年,曾是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原名上海邮政总局。2006年这里转型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以翔实的史料、实物以及现代科技手段,追溯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从记载当时通信情形的珍贵甲骨片,到年代悠久的烽火通信展示台,再到清朝时期缠绕着一条威风凛凛的蟠龙的邮筒,这些展品无不提醒着人们邮政的起源和发展。而在网络与科技展区,人们则可以骑在仿真自行车上,体验一把 “马车很慢、邮件也很慢”的悠闲邮递工作。
说到邮政,少不了的还有邮票。人们平常熟悉的邮票多是方形的,但馆内陈列的邮票可谓千奇百怪,三角形、八边形、爱心形的,由丝绸、木头、水晶等材质制成的,完全颠覆了以往观者对邮票的想象。
专治“平凡无奇”,意想不到的乐趣都在这里
申城还有着这样一些博物馆,千奇百怪,在意想不到的细分领域深耕到极致,让人惊叹 “还有这样的博物馆”!中国乒乓博物馆、上海八音盒博物馆、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上海眼镜博物馆、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今年3月在黄浦滨江对外开放。这是中国首次引入的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也是国际体育组织所属博物馆唯一在异地建设发展的项目。博物馆共拥有藏品12000余件,以世界上第一副乒乓球拍作为镇馆之宝,这些藏品以时间脉络为顺序设有六个展区:发轫英伦、竞技风云、燃情奥运、技术演革、魅力乒乓、国际乒联名人堂。其中,3000余件藏品收藏在了中国馆。观者步入展厅,最先看到的是一张由中国天津寄往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明信片,这呈现了早期乒乓球传入中国的情形,也是中国第一次与乒乓球产生了联系。值得一提的还有一款独特的乒乓球造型金牌,这是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金牌,意义非常重大,被认为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位于宝昌路的上海眼镜博物馆,是个眼镜汇聚的天堂。博物馆共为三层,由眼睛的世界、眼镜光学、眼镜的设计与文化等七个展厅组成。一楼能让观者了解自己的眼睛、眼镜的构造制作等各方面的知识;二楼是各种各样的眼镜展品,其中包括一些珍贵的眼镜收藏,如明代万历年间全玳瑁活节直腿眼镜、古老的西洋镜、老字号吴良材八边型眼镜等。透过这些历经沧桑、古老陈旧的眼镜,人们得以窥见一段段历史。
“隐居”校园的博物馆,搭建起学科研究的平台
在申城的大学校园里,也 “隐居”着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例如上海音乐学院的东方乐器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东华大学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上海理工大学的印刷博物馆、上海体育学院的武术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华东政法大学的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它们大多依托高校的专业优势而建,不仅提供展示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实训、学科的研究搭建平台。
对于名侦探柯南、神探狄仁杰等断案神探,人们并不陌生,但在现实生活中走近刑侦过程的体验却很稀少。去年11月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正式开馆的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让 “侦探迷”们过了一把刺激惊奇的侦探瘾。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中的163箱珍贵藏品都由 “华人神探”李昌钰捐赠,都是现场第一手资料和档案。其中包括他参与刑侦工作积累下的实验数据样本和手稿,还有众多物证工具,更有多达5万张亲自制作的教学幻灯片。馆内特意开放的多媒体展示厅,播放了李昌钰破案过程的视频资料,学生们在这里能直观地体验刑侦的细节。来到这里,最值得一看的当属 “镇馆之宝”——辛普森杀妻案中的物证展示板。1995年的辛普森杀妻案对于美国刑事司法体系产生过巨大的冲击力,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收藏的这块展示板原件,被视为这一历史性案件中的关键物品,具有一定刑事司法史意义,当时是专门从美国海运到中国的。
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中院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于2003年开馆。光从外观看,古旧的青砖墙面,木质的围栏阶梯,矗立在馆前庞大生锈的“锚”状雕塑,都给人古老神秘的向往。馆内陈列的一艘艘精致的船模最是牵引着观者的视线。从造型简单、体积狭小到装置齐全、气势雄伟,展现的是中国在舟船航运领域伟大发明创造的历史进程。中国著名的平底海洋帆船 “沙船模型”,干舷低,梁拱大,尾部有长出梢,艉部明显高于艏部。船舷两侧还各挂有一块披水板为消除航行时的横漂,后来这也成为沙船型的一种标志。著名的广船 “耆英”号模型,呈现的则是航行远达大西洋的第一艘中国帆船,船模中间低,两头高耸,船头处插有四面红黄蓝彩旗,船前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图案,船上扬起三面长方形帆。中国 “郑和宝船”模型,还原的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船模呈现 “底尖上阔”的造型,船头昂船尾高,船艉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彩绘,后部还有凤凰彩绘。而面对 “海上巨人”号、东方之星”号、 “T-级货柜轮”等船模,人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站在船头迎风微笑的威风模样。从1947年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中国船到 “宇宙探测者”,几十年间董浩云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150多艘的航运王国。在这个王国里, “海上巨人”号是其中最长的一艘,总长485.45米,相当于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
相关链接
申城小众博物馆不完全列表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
历道证券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
国际乒联博物馆 (中国乒乓
球博物馆)
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上海电信博物馆
上海民政博物馆
上海隧道科技馆
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
江南造船博物馆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上海铁路博物馆
上海眼镜博物馆
上海公安博物馆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
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
上海无线电博物馆
上海消防博物馆
上海 (东华大学)纺织服饰
博物馆
上海纺织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中国烟草博物馆
上海理工大学印刷博物馆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民族乐器博物馆
上海地铁博物馆
嘉定竹刻博物馆
上海汽车博物馆
四海壶具博物馆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
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
上海农垦博物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