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媒:印度现实题材电影为何在华引起强烈共鸣?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30日刊登题为《反映现实印度电影在中国掀热潮》的文章,作者为林展霆,文章摘编如下:
2018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部探讨“拉撒”问题的印度电影在一众商业巨片中格外吸引眼球。《厕所英雄》是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五部印度电影,聚焦女性如厕权利的问题,故事中女主角嫁给男主角后,发现对方家没厕所,妇女必须在野外如厕,一气之下决定离婚,掀起了一场女性“厕所革命”。
截至7月29日,《厕所英雄》在中国票房逼近9500万元人民币,虽远不及去年《摔跤吧!爸爸》创下的13亿元票房神话,但仍算成绩不俗。
《厕所英雄》带来的票房红利和舆论热议,再度印证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热衷。从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之后探讨教育课题的《起跑线》、描述印度女生歌星梦的《神秘巨星》,到现在这部《厕所英雄》,印度电影过去一年在中国可谓一部接一部掀起热潮。
爱看印度电影的重庆作家兼媒体人姜汤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如此形容印度电影的魅力:“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对个人生活充满了理解,也充满了对复杂人性的思考。”
这些有别于传统宝莱坞歌舞片的新一代印度电影,在全球多国上映,但很多地方的观众群是当地的印度社群。然而在中国,这些电影却吸引了无数不懂印度语言的观众捧场。在研究印度电影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印度甘地大学访问学者付筱茵看来,这与两国文化和经历上的一些共性因素有关。
付筱茵解释说,传统中国社会的家庭意识非常强,但当下在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下被弱化了。相比之下,印度社会和印度电影呈现的家庭意识仍然很强,这些关于家庭伦理的表达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同时弥补了他们内心的一些情感匮乏。
她也指出,印度电影体现的家国意识,以及所刻画的简朴生活,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景有许多相似之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印地语系的印度籍教师智辉(维韦克·马尼·特里帕蒂)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如此归纳说:“中国和印度社会面对着很多共同问题——贫困问题、农村问题、妇女问题、恐怖主义、教育问题、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印度电影的题材,中国人很容易理解。”
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电影之所以在中国爆红,也因为它提供了中国观众无法从中国电影中汲取的养分。
付筱茵说,当下中国电影较缺的,是对理想主义的探讨,这正是《摔跤吧!爸爸》等印度电影所弥补的空白。
付筱茵指出,目前中国电影业存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现实主义电影并不具备票房优势。
整体看来,智辉认为,中国目前这波印度电影热对促进两国交流有利无弊。
他笑着说:“我在中国搭地铁时,常会有人问我是印度人吗?得知后,他们会说:‘印度电影很好!’可见电影已经成了中印之间的一道桥梁。”
相比中印电影,付筱茵认为,印度电影的艺术与文化品质等软性元素,是中国电影能借鉴的地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