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旅游统筹”的汶川做法值得关注
旅游业之所以在汶川经济社会体系中得到快速和规模性发展,与当地的重建思路和振兴战略是分不开的。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旅游业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人们不会忘记,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无数美丽的家园顿时变成了废墟。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震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从重建、恢复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振兴的奇迹。
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汶川县映秀镇场镇时,专门来到当地群众经营的制茶坊和村民开办的农家乐饭店,亲自体验打酥油茶、炸酥肉和磨豆花的过程。汶川在震后重建中通过规划引领,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带劲”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感到无比欣慰。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2008年,39个国定重灾县经济增速由上年的上升14.8%转为下降2.2%。5月7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相关数据:10年来,灾区上下稳中求进追赶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经济发展成就显著。2017年,汶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676万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66.0∶27.5。旅游业是全县经济社会体系中最大的亮点之一,2017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00.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0254万元。而在此之前,汶川还是川西北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旅游业一穷二白,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仅6万人次,且绝大多数为从成都经汶川到九寨沟黄龙的过境旅客。
汶川旅游接待人数在震后恢复重建的十年中增长了100倍。旅游业之所以在汶川经济社会体系中得到快速和规模性发展,与当地的重建思路和振兴战略是分不开的。汶川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美誉。为了在经济社会重建中突出当地文化和资源特色,汶川在震后恢复重建中,坚持“旅游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的发展思路,树立新资源观、新产业观和新发展观,社区重建与产业发展综合规划,乡村宜居环境打造、设施配套等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统筹安排,形成了全新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了文化与生态高度融合的旅游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旅游业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今天的汶川又提出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总体思路,着力培育“康养游”为代表的旅游业、以甜樱桃为代表的特色水果种植业、以水电为代表的绿色生态工业三大支柱产业。
据报道,汶川地震后特别开发的纪念性和文化主题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2017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19.74万人次,大禹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280.41万人次,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旅游业发展,受益最大的是当地农民。结合乡村经济的震后恢复,一些地方发挥土地肥沃、气候清新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开展赏花摘果、体验农事活动和民族风情等乡村旅游活动,美化了环境,富裕了农民,发展了乡村。克枯乡的大寺村建立了四五百亩的蓝莓基地,开展休闲采摘旅游。每年八九月是大寺村蓝莓、青脆李、红脆李成熟的季节,游客纷至沓来。全县乡村旅游多点开花、遍地发展,汶川因此于2016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旅游强县”。
汶川新闻发言人、汶川特别旅游区讲解员连华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建十年,百姓生活最大的变化在收入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家都吃上了旅游饭。开餐馆、开茶馆,最近又流行起了民宿。房子修得漂亮,交通配套完善,更多的人愿意到我们这里旅游。
经过十年的恢复重建,如今的汶川走上了繁荣和振兴道路。相信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汶川旅游业一定会在新时代取得新业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