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特色优势日益突出 文化产业成为青海新经济增长点

2018年04月25日 11:09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特色优势日益突出文化产业成为青海新经济增长点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契机,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热贡艺人和知名文化企业,形成了以唐卡、堆绣、藏戏等为主的热贡文化产业群体,2017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收入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近年来,全省各地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特色优势日益突出、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彰显、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逐步兴起,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 增加 值6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48% 。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热情持续活跃。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企业达6090家。“十三五”以来,签订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1个,签约金额11.45亿元,各银行已累计发放文化产业贷款36.03亿元。 2017年我省13个项目获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390万元,引导撬动社会投资10.6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意愿正在升温。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青海片区)建设以来,推动实施17个文化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20多亿元,民族地区文化企业由最初的926户增加至现在的1591户,从业人员从3 万人增加至4.4万人。全省初步形成了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黄南州形成了唐卡、泥塑、堆绣、石雕等为主体的热贡文化产业集聚区,海南藏族自治州形成了藏绣、民族服饰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海北藏族自治州形成了以门源百里花海、王洛宾音乐体验基地、达玉民俗村等为主题的环湖文化旅游集聚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昆仑文化、格萨尔文化和康巴文化产业集聚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特色优势日益突出 文化产业成为青海新经济增长点

2018-04-25 11:09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特色优势日益突出文化产业成为青海新经济增长点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契机,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热贡艺人和知名文化企业,形成了以唐卡、堆绣、藏戏等为主的热贡文化产业群体,2017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收入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近年来,全省各地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特色优势日益突出、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彰显、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逐步兴起,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 增加 值6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48% 。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热情持续活跃。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企业达6090家。“十三五”以来,签订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1个,签约金额11.45亿元,各银行已累计发放文化产业贷款36.03亿元。 2017年我省13个项目获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390万元,引导撬动社会投资10.6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意愿正在升温。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青海片区)建设以来,推动实施17个文化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20多亿元,民族地区文化企业由最初的926户增加至现在的1591户,从业人员从3 万人增加至4.4万人。全省初步形成了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黄南州形成了唐卡、泥塑、堆绣、石雕等为主体的热贡文化产业集聚区,海南藏族自治州形成了藏绣、民族服饰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海北藏族自治州形成了以门源百里花海、王洛宾音乐体验基地、达玉民俗村等为主题的环湖文化旅游集聚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昆仑文化、格萨尔文化和康巴文化产业集聚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