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文化自信与人民情怀:文化之光照耀亿万百姓心田

2018年02月11日 08:09    来源:光明日报    王国平 付小悦 饶翔

  原标题:文化之光照耀亿万百姓心田

  ——总书记的文化自信与人民情怀

  2月8日至3月2日,农历小年至正月十五,走进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在浓郁的新春气氛中,可以有幸与国宝珍品《永乐大典》“喜相逢”。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诏谕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共11095册,现今仅剩下400册左右,其中224册为国家图书馆收藏。“国图亮宝——看《永乐大典》迎戊戌新年”活动组织者还从馆藏《永乐大典》中挑选出一些寓意吉祥的篇章,制作成抄书叶,供大家现场免费誊写临摹。

  相信不少人已经感受到,现在跟典藏国宝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这个可喜的变化,倾注着习近平总书记关爱而热切的目光。

  2013年12月30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之所以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是因为文物、遗产、文字中充盈着中国智慧,蕴藏着中国理念,凝结着中国精神,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根基。而“活起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用起来,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感知中国风范,坚定文化自信,沐浴人文之光,创造经典华章,在点滴间汇聚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文艺创作: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能量,从祖国母亲那里获得力量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考察调研时,说出了这句温暖人心的名言。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激动地重温了这句话。而这句话最初是人民作家柳青说的。

  将日历翻回至1982年。习近平到河北正定工作前夕,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前来送行。依依话别,语重心长,王愿坚勉励习近平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

  “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深情讲述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故事,正是为了在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今天,重申“文艺为了人民”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价值理念,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校准航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与人民情怀其来有自。从柳青当年驻扎的长安县向北约300公里,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习近平在此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黄土高坡上的青年习近平,在山沟里理解“当代英雄”,在窑洞里思考“怎么办”,读书修身,“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世界视野、本土经验与人民情怀在这里融会贯通。

  在梁家河,习近平结识了日后蜚声文坛的路遥等知识青年。当年习近平下乡办事时还和路遥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脚下的坚实的黄土地,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根据地。

  “对于人民的信念,对于我们土地的信念,深深地扎根在这代人身上。他们一方面是心怀世界的,饱含着对世界、对人类的整体性关怀和责任。同时,他们也是有根的,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的土地和父老乡亲们身上,片刻不忘对祖国、对人民、对父老乡亲的责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

  对土地、人民的信念,对民族文化的厚爱,最终化作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声声勉励与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在谈到“文艺要热爱人民”时,习近平总书记以作家贾大山为例,“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有扎根人民的决心,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文艺创作就像雄鹰有了结实的翅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脱贫攻坚战现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线,在深化改革的最前沿,在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活跃着作家艺术家的身影。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向人民和生活学习,倾心书写人民,倾情塑造英雄,倾力反映人民心声,正在成为广大作家艺术家的自觉追求。

  文化共享: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老阿爸手遮阳光远眺,抹着泪水喊道/玛奈乌兰牧骑/玛奈乌兰牧骑来了/不等歇歇脚,不等喝一口茶/蒙古包前早围一圈儿观众/开喉,这边的歌声飘向那边的百灵/起舞,那边的彩蝶被这边的姑娘引来……”蒙古族作家乌吉斯古冷以轻快而诗意的笔调,描述了乌兰牧骑演出时的动人情景。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承担着“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1957年,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60年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深入基层演出1万多场次,完成艺术创作近3000部。这些节目,“本就来自草原深处,又还给深处草原”。这些队员,将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到牧民心间。他们就像一泓清泉,温润着广袤的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欣然为他们的艰辛付出“点赞”。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时指出,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并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感谢总书记的信任,感谢总书记的关怀,感谢总书记给予的指引。今后,我们将更高更好地举起乌兰牧骑这面旗帜,一如既往地发挥乌兰牧骑精神,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尽自己所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现任队长孟克吉日嘎拉说。

  一专多能,服务到家。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的75支乌兰牧骑,足迹踏遍农村牧区每个角落,他们以文艺的形式,讲述身边的故事、民族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把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祖国边陲唱响“永远跟党走、共圆中国梦”的动人旋律。

  对乌兰牧骑的倾情关注与无限厚爱,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就是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丰富,除了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还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具体而言,就是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小康”。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艾斐认为,小康社会必然也必须是经济与文化并举、富裕与文明同在、物质与精神共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就在这个春节,一支支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正分赴河北西柏坡、雄安,内蒙古赤峰,广西百色,贵州遵义、黄平,福建龙岩,陕西延安等地开展新春慰问活动,“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习总书记一封回信/寒冬里千里草原掀起热浪/乌兰牧骑,玛奈乌兰牧骑/中国的乌兰牧骑/歌儿,始终传递北京的温暖阳光/舞蹈,一直流动着草原的深情。”乌吉斯古冷的诗句,字里行间涌动着春的气息。

  文化传承:吸吮五千多年文化养分,聚合十三亿人民磅礴之力

  公元761年,伟大诗人杜甫在战乱频仍、流离失所之时,逢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屋漏床湿,长夜难眠,奋笔疾书,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时光之轮旋转,一千多年过去了。在中国人民喜迎公元2018年第一道曙光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再次吟诵起这不朽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这一次,是盘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为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而欣慰。

  一位是写下无数忧国忧民作品的诗人,一位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党的总书记,虽相隔千载,他们的情怀却遥相呼应:人民,是他们心中最深的牵挂。

  何止是杜甫。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再到于谦的“但愿苍生倶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在许多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深情吟诵起这饱含济世情怀的诗句,言者恳挚,听者动容。他更是提笔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颂扬着民族精神的恒久与醇厚。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就是这样薪火相继,赓续相传,越千载而相接,历百代而共鸣。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习近平深为传统文化所浸染,特别重视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用‘魂’‘根’‘土壤’‘基因’‘血脉’等来形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在题为《为民情怀源自何处》的文章中,论及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的深刻影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这个角度,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考察曲阜孔府、调研贵阳孔学堂办学情况、了解《儒藏》编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反复强调:传统中有我们绵延相续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国人民在漫长历史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其传承和发展同样需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从这个角度,或许能更加读懂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这一句的深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关心,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

  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在《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中写道:在正定县工作期间,习近平要求对县委门口两株种植于元末明初的古槐,“围上铁栏,写明文字,加以保护”;城里有一家玉华鞋店,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正定县成立的第一个秘密工人党支部,他指示修缮保护;“岸下惨案”是1937年10月日军侵占正定时发生的一起屠杀事件。他请人挖掘整理,开辟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亲自审定纪念碑碑文……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文物是民族的“根”,文物也只有在人民群众那里才有了“魂”。

  于是,“老”的东西被唤醒,“旧”的东西被激活。而且,“老”自有“老”的味道,“旧”自有“旧”的风华。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品相、新的华彩、新的色泽,被人们欣赏、接纳、深爱。

  仅以刚刚过去的2017年为例。深藏数百年的《千里江山图》在故宫亮相,引发参观热潮,还催生了新词“故宫跑”;“中华古籍资源库”在国家图书馆发布,这里八成以上的古籍善本将可供给亿万普通中国公众信手“阅读”;《国家宝藏》通过电视化语言让更多观众了解到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成为现象级栏目。

  “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铿锵话语,再度阐明“文化”“自信”“人民”在他心目中的重量,彰显出宽厚而动人的“情怀”。

  宏伟蓝图擘画而就,壮丽画卷已然铺开,美好未来正在路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