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营造之法丨园中有朵石做的“云”

2025-03-31 15: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化中国行·营造之法丨园中有朵石做的“云”

2025年03月31日 15: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农历三月初三

  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

  每当这一天

  古人踏歌出行 逐光沐风

  在这个美好而诗意的节日

  让我们前往春和景明的苏州

  去看“园中有朵 石做的云”

  石为园之主

  无园不石 无石不园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

  “石令人古 水令人远”

  所以建造古典园林时追求

  “一峰则太华千寻”

  石不能言却最可人

  “赏石”不仅入眼 更入心

  白居易《太湖石记》赞曰

  “三山五岳、百洞千壑,

  覼缕簇缩,尽在其中。

  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北宋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癖

  提出“瘦 漏 皱 透”

  作为相石之法

  还留下“米芾拜石”的典故

  石从云根生

  太湖石自湖底升腾而起

  定格在空中

  成为一种独特的“地上云”

  玲珑嵌空 风霜磨砺

  “云根巧夺太湖势”

  石与云的相通

  不仅在于千奇百怪的形态

  更是沧海桑田也不能移的内核

  园中石的“七十二变”

  古典园林中的赏石思路

  参考石头本身的姿态

  以及石头与园林空间的关系

  1

  以象形品赏单石

  如欣赏留园冠云峰

  看其兼具“瘦 漏 皱 透”之美

  十面不同貌

  2

  以动势想象石峰

  吴冠中在《审美力》中

  描述狮子林假山石

  “是狮、是虎、是熊、是豹,

  或是人,又什么也不是。”

  峰石的动势欲出

  往往能带给人无尽联想

  3

  以身游赏山石空间

  象形和动势都是观看

  通过掇山置石营造三维实体

  假山空间还适合行游其中

  “五复五反看不足 九上九下游未全”

  4

  以心感受山林意境

  “造园者未见此山 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

  环秀山庄大假山所代表的

  不仅是古代叠山的最高技艺

  更是内外空间宛若山林的意境

  山势积蓄奔腾 收放自如

  当我们在园林曲折的巷径中穿行

  观石涉水 赏花扶风

  感受到某一刻的放松

  这便是古典园林

  赠给现代生活的诗意治愈

  去游园吧!

  深呼吸~

  感受“园日涉以成趣”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费翔

  编导丨姬明言

  顾问丨刘珊珊 黄晓

  策划丨郑建松

  制片丨杜通 易天驰 翟晨金 夏宝怡 徐大为

  统筹 | 刘莹 武贺 戴广宇

  摄影丨阎碚 吴卫国 张艺航 范嘉龙

  后期统筹丨张霄鹤

  剪辑丨王祎艇

  包装|王龙 刘津豪 曹敏华

  调色丨殷亮 刘宇霞

  AI制作|张激光 林晓鹏 刘娟娟 李梦哲

  配音丨杨晨

  音编丨牛群

  鸣谢丨总台江苏总站 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苏州第十中学校 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术支持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