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大学生举报公司克扣饭补 更好的职场需要年轻人"硬刚"

2020年09月27日 07:13   来源:华西都市报   

  近日,某平台网友发帖表示,一位北大学生晒出与实习所在公司HR的微信聊天记录。该学生称,实习协议约定,实习期工资为132元/天,公司在发工资时却要扣除32元/天的饭补,这是不公正待遇,希望拿回应有工资。在为扣发饭补找借口无果后,上述HR劝说该学生,“凡事不要太较真,你经历的还是太少了。”目前,据该学生发布的最新网帖显示,工资已拿到,包括基本工资和饭补。(中新社)

  在被职场百般捶打、各种“教做人”之前,我们或许都曾意气风发,甚至也一度年轻气盛。义愤难平、“硬刚”HR的北大学生,似乎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在一片火爆的网络围观中,有两种声音尤其耐人寻味:“青春真好”“菜鸟好傻好天真”——是不是很矛盾、很分裂?

  由此事出发,“职场遇到不公正待遇,你认为应该较真吗?”的话题,也成为全网爆点。毫不意外的是,又有不少“职场老鸟”“前辈过来人”出来传经送宝、谆谆教诲。就如卷入此事的HR所告诫的一样,“凡事不要太较真,你经历的还是太少了”。一种圆融的、犬儒的职场生存哲学,又一次趁机布道。

  明明是大好青年的率性抗争,却还是被一群“老滑头”抢了舆论阵地,这一幕诡异而讽刺。这就是职场,太多人变成了自己从前所讨厌的样子,继而又将这种“样子”合理化,乃至极力自辩、自证、自我拔高;将怯懦、没有原则、逆来顺受,美化和表述为是“职场智慧”,这也许能让那些“职场老鸟”好受些吧。但是,若也是要新人也屈从于这套秩序,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恶了。

  所谓职场,原本就没有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差劲。但是,若是职场中人都甘于平庸、流俗、从众、麻木,那么职场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劲了。与其急不可耐地教导教职场新人“生存智慧”,还不如坦诚些,努力找回自己已失去的勇气与原则吧。常识是,理当由职员形塑职场,而绝不是相反,任由职场驯化着员工!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