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奖励老师招生到家长主动咨询,职招变了

2020年08月19日 07:56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弃读普高选择职校,是学生和家长迫不得已的选择?如今,这种观念悄悄在改变。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给人们更多选择职校的动力和信心。

  就业前景好、学费低、升学途径多……这些正逐渐成为职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

  中考过后,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也迎来了招生热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学生和家长的求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情况普遍不错,实力好的根本不愁生源。就业前景好、学费低、升学途径多……这些正逐渐成为职校招生的“金字招牌”。

  “过去为招生,职校老师都有指标任务,如今,招生季很多家长都是主动打电话咨询,学校终于告别招生这个最大‘心病’了。”有职校老师如是说。

  “考上大学不值得炫耀,能找到好工作才算有真本事”

  “最近有不少家长跟我打听我家孩子上的职校怎么样,在我们村,能考上大学不值得炫耀,能找到好工作才算有真本事。”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村民王海霞告诉记者,以前让孩子上职校,家长脸上无光,现在这种观念正在改变。

  王海霞的儿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她一度为孩子的出路发愁。此时,恰好接到大连一所职校的招生电话,通过四处打听,了解到该校确实管理严格且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不错后,她果断为孩子报了名。“让孩子学门技术,将来怎么着也能有口饭吃,有技术就有底气。”王海霞说。

  “我外甥当时300多分上的民办大学,毕业后在家快待一年了,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全家人都跟着一起上火。不知道你儿子上的学校怎么样,能不能去学下技术?”前不久,隔壁村的一位老乡给王海霞打电话,专门打听学校情况。

  不仅如此,村里也有中考分数勉强能上普通高中、但考大学没有把握的孩子,家长都在纠结要不要干脆去学技术,免得将来不好就业。显而易见的是,家长对孩子们的求学观正变得越来越务实。

  “一般情况下,农村的孩子确实更能吃苦。我们的竞赛班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娃,学习训练特别辛苦,每届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能获奖的也都是这些学生。”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竞赛班教练潘焯成说,不过,随着观念逐渐变化,确实也开始有城里孩子愿意到技校学习了。在他所在的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两个本地的城市生源。

  “学校很多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早早便会完成”

  “学校很多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早早便会完成,其中不乏高考成绩还不错的学生报名,尤其是竞赛班,报名的50个学生中只有1个人能留下,竞争激烈。”潘焯成告诉记者,过去为鼓励老师招生的奖励已经没有了,而且每到招生季很多家长都是主动打电话咨询。现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都各有特点和长处,招生情况普遍不错,实力好的根本不愁生源。

  就业前景好、学费低、升学途径多……职业教育拥有很多明显优势,尤其是其远超普通高校的就业率,更是成为招生的“金字招牌”。有数据显示,中等职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在6个月后会超过90%。

  在潘焯成所在的学校,学生通常都是还未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订,很多工资待遇超过普通白领,极优秀者还会直接被当作特殊人才引进,比如有不少在世赛中获奖的学生能直接留校任教,有正式编制,享受副高待遇,还有的就职于知名企业、研究院等,年薪与985、211院校的研究生比肩,能达几十万元。

  “我们不愁招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的刘超老师介绍,按照容量,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在400人左右,报名截至10月20日,但今年刚到8月中旬,报名人数就已经超过400人,很明显招生速度更快,学生的报名积极性更高了。

  不过,尽管职业技术教育在就业等方面有诸多优势,但记者采访多位今年选择就读中职的学生和家长发现,多数人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放弃读普高选择职校。

  “一学文化课我就脑仁疼,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不然也不会去学技术。”选择就读职校的李俊生说,亲戚中不少哥哥姐姐都是大学生,家里风风光光地办升学宴,毕业后工作轻松体面,而自己选择读职校,家里静悄悄的,他心里颇不是滋味。

  “很多家长和孩子对学技术的认识仍然是‘只有差生才会上’‘又脏又累又没钱’,这也是导致职校学生普遍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刘超说。

  “我们也想多教一些底子好、素质高的学生。”刘超说,目前看来,虽然技术工人群体的收入上来了,但地位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改变。

  要给人们更多选择职校的动力和信心

  “学校毕业生非常抢手,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历,一多半都升高职了,而且像焊接、钳工等需要吃苦的工种并不好招生,企业用工长期处于缺口状态。”刘超说。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成人高考,这样至少能拿个大专毕业证,学历问题确实是个坎。”潘焯成告诉记者。他认为,长期以来职校毕业生只能是工人编制这点非常不合理,工人身份和管理岗位的通道应该打通,不然就会限制技能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也长期存在紧缺、不匹配的困境。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技能型人才缺口约2000万人,因此,大规模培养、配置技能人才刻不容缓,这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要条件。

  为了给人们更多选择职校的动力和信心,近年来,中央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诸多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等。

  同职业素养需要慢慢培养一样,整个社会对于技术工人群体的转变认识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想转变思维,必须从制度设计上破除“唯学历论”,同时需要社会、职校、企业在政府的带领下发挥联动作用,打破技工成长的天花板,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工,并让他们在自主创新中发挥更多创造力。

  柳姗姗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