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魏金龙 郑晓龙)初冬时节,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草滩普氏野马放养基地,室外温度已降到零下十五度,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加强巡查、刨冰、准备草料,确保今年夏天新出生的8匹普氏野马安全过冬。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境内,面积80万公顷,是中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最早放养普氏野马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瓜州县不断加强保护力度,使普氏野马数量从最初的10匹增加至30匹。
“今年保护区普氏野马产驹8匹,母马的生育率达到了88.9%,5月至7月是普氏野马繁殖产驹的关键期,但也是狼群侵袭小马驹的高危期。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建设草原围栏7.5万亩,对普氏野马进行半放养驯化,全天候不间断开展巡查工作,以保护小马驹的安全。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观察和悉心照料,小马驹生存状况良好,体格健壮,幼驹成活率达到了87.5%,为历年之最。”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开发科科员裴鹏祖介绍说。
今年8月份,安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合作,采用公里网抽样法,在保护区寒山—巴尔峡、双峰山—大头羊坑—大头山—七个井2个区域共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加之此前在冰洞子沟布设的23部相机,总共在区内布设了64部红外相机,全面建成保护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网络化监测体系,实现了保护区野生重点保护兽类动物常态监测全覆盖。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草滩管护站管理员陆建华说,“到了11月份以后,泉水冻住就得刨冰,让马能喝上水。下了雪以后,就得补充草料,每个礼拜补充大概2到3次。”
随着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力度的不断加大,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普氏野马的生存力显著增强,每年这里都有小马驹诞生。目前,保护区内放归的普氏野马已经形成三个繁殖群和一个全雄群,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0匹增加至30匹。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目前全世界仅存一千多匹。普氏野马曾经生存繁育于中国新疆北部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交界的马鬃山一带,以及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由于过度猎捕、畜牧业迅速发展等人类经济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普氏野马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并濒临灭绝。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从国外引进十几匹圈养的野马,分别在新疆和甘肃“安家”,并开始了艰难的野放计划。(完)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