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拍摄的阿坝县查理乡神座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天湖 摄
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 题:中国西北角:有个村子叫神座
新华社记者陈天湖、陈燮
成都七月,骄阳似火。但是,千里之外的川甘青三省交界的中国西北角、川西高原阿坝县查理乡,一处被网民追捧的“世外桃源”——神座村,则是另一番醉人景致:炊烟从百年藏式古民居袅袅升起,雪山草地白云悠悠,群山环抱溪水淙淙,牦牛与梅花鹿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追逐……
“神座”,在安多藏语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神座村海拔2900米,年平均气温5摄氏度,背靠高山草场,与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这里远离喧嚣,民风淳朴,风光旖旎,古朴自然的环境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北上抗日的一支部队,驻扎村里十多天,救伤员、筹军粮。”头戴毡帽、身穿羽绒服、说着一口川味普通话的阿坝县旅游局藏族小伙夏雪东尔,聊起神座村如数家珍。
雨中踏访,静谧、安详、干净是神座村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空气也仿佛是刚刚清洗过,沁人心脾。一幢幢藏家土黄色泥墙民居,面朝茂密的森林,坐落在鲜花盛开的草场上。轻轻敲开藏族群众拉青家的门,48岁的拉青便领着记者参观他家的民宿。他告诉记者,2017年,他卖掉家里的367头牦牛,收入200多万元,用其中一半的钱建起气派的民居,开起客栈。第二年,客栈收入就超过15万元,加上售卖土特产收入7万多元,他家四口人当年收入超过22万元。在他带领下,先后有10多户牧民卖牛下山办民宿,破解了神座村过度放牧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的难题。
神座村所在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近年来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神座村也因得到政府扶持而受益。村里改造了道路、入地了电线、修建了停车场……这个只有57户人家的藏族村通过组建生态旅游合作社、生态牦牛养殖场等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分工逐渐专业化,村里的种植业、养殖业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一批新型农牧民逐渐成长起来,顺利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2014年以来,全村共接待游客约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2亿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120元,神座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
迈过当地独特的伸臂桥,阿柯河的支流热曲河从村中缓缓流过,为森林和草地划出清晰的界限。围栏处,悠闲吃着青草的梅花鹿不时抬头张望,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快看快看,好像一共15只啦!”主管旅游的阿坝县委宣传部长高光平看到梅花鹿种群快速“扩编”兴奋不已。他介绍说,川西高原是我国野生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之一,神座村及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善,让野生梅花鹿在这里频频光顾,最终“安家落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在我们阿坝再贴切不过了!”高光平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