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徐天赐:在融入大局中实现自我价值

2025-11-05 16:11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徐天赐:在融入大局中实现自我价值

2025年11月05日 16:11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字号 ]

“从香港到燕园,从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求学者到服务留学生的践行者,我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对港澳台青年的关怀与扶持。”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项目官徐天赐感慨地说。徐天赐同时担任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常务副主委职务。在工作过程中,徐天赐见证了越来越多港澳台青年到像溪流汇入江海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寻梦筑梦。

2017年,徐天赐怀揣理想踏入北大校园,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结合个人兴趣,我在研究生阶段攻读中共党史专业港澳台与世界事务方向。”徐天赐介绍,北京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习方向、丰富的课外活动和一流的师资,让他得以深耕学术研究。就学过程中,他读懂了国家发展脉络,也坚定了留在内地工作的念头。

2021年7月1日,清晨的霞光照过天安门城楼,徐天赐带着激动的心情,现场亲历了建党百年庆祝大会。这些经历让他倍感自豪:“身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愈发强烈,真切看到国家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中华民族在复兴大道上阔步向前。”这份深切的感悟,让他更坚定了毕业后为祖国留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用实际行动回馈时代红利。

今年4月发布的《内地高校毕业港生出路去向研究2025》显示,63.2%的受访者表示“有非常大或比较大的意愿”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珠三角的9座城市发展,比2019年增长17个百分点。而徐天赐正是其中的一员——2023年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大投身留学生服务工作。

作为香港青年,徐天赐有天然的“超级联系人”优势。在北大校园,他参与对过千名留学生的全流程服务。凭借熟悉香港文化、内地规则与国际视野的三重优势,徐天赐化解了数不清的跨文化沟通难题,成为留学生口中“靠谱的香港小哥”。在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任职期间,徐天赐协助筹办了2017—2024年京港学生迎新交流营,每年助力近200名在京香港新生更快地体味首都烟火气、找到同路人,用实际行动践行该协会“团结互助、安居乐业、融入北京、贡献祖国”的宗旨。

两年多的工作实践,让徐天赐真切见证了中国教育对外交流的蓬勃发展。教育部数据最新显示,我国已同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交流关系,留学人员来源国和地区达195个。徐天赐告诉记者,北大留学生的来源地已扩展至140个,越来越多外国学生带着扎实的中文基础而来,有的人甚至能直接参与中文授课课程。“国家政策支持让教育交流更具温度与广度。”徐天赐介绍,顺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北大已经逐步开设更多英语授课课程,校园活动也越办越丰富。这些变化背后,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与对教育交流的大力扶持。

香港回归祖国28年来,越来越多像徐天赐这样的香港青年,在祖国怀抱中实现人生价值。“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香港青年,内地有政策、有平台、有机遇。”徐天赐表示,未来他将继续深耕留学生服务与京港青年交流工作,既要当好中外文明互鉴的“使者”,也要帮助更多港澳台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日报记者 林语晋)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