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索创新型体育课模式,在大一年级推广一款跑步类APP,采用趣味打卡模式引导学生跑步锻炼,跑步情况将计入期末考核成绩。按要求,该校2017级全体学生要在本学期进行35次有效跑步才算符合标准,获得本学期体育课期末总评的20%成绩。(中青在线11月1日)
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APP已经嵌入公众的日常生活。许多喜爱跑步的人都热衷使用跑步类APP来记录和分析自己运动锻炼的成效。将跑步APP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见证了高校育人工作的“穷则思变”。在跑步APP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当下,一些高校尝试将跑步APP纳入评价体系,这样的改革与创新值得肯定。
随着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大学生体质下降却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体育锻炼,为何体质依然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大学生的脑海里,体育锻炼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价值排序中处于底端位置。当体育运动遭遇大学生的自说自话和自弹自唱,难免会陷入某种意义上的尴尬境地。
在过往的体育课程评价模式里,通常都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结合。这样的评价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只要平时上课的时候按时出勤,只要期末考试成绩差强人意,大学生们大都可以轻松过关。这种相对粗放、宽松的评价机制,既影响了考评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也影响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尊重。当体育课程沦为部分大学生眼中的“鸡肋”,通过体育课程来促进全民健身、提升大学生体质的制度善意就会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将跑步APP纳入体育课程,说到底是融入了“技术视角”,让评价体系更加多元、评价标准更有“准头”。更为关键的是,跑步APP纳入体育课程真正实现了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的转变,将考核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过往的评价模式里,大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考核既不意味着他们经常运动锻炼,也不意味着他们体质好。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倒逼大学生转变观念,提升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
身处变革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高校要想更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就不能在陈词滥调里打转,不能在改革创新中停止不前,不能在批评质疑中孤芳自赏,而要主动承担转型的压力与创新的挑战,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教育家张伯苓就提出体育运动的范围不应限于学校,倡导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跑步APP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让评价标准更多元、让考核机制更全面,尽管会在短期内带来转型的阵痛,从长远看却能推动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将跑步APP纳入体育课程评价可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被一些人钻空子。对此,我们要坚持“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对教育创新多一些包容与支持。高校也要不断完善实施操作系统,让机会主义者无机可乘。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