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典故中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

2019年04月09日 11:03   来源:求是网   曾嘉雯

 

  编者按: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2019年第7期的《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文章多处精妙地运用典故,对道路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阐述。 

  那么,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选取这几个典故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小编来为你解读其中缘由! 

  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典故一:风景这边独好 

  总书记说: 

  “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 

  出处: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释义: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意为经过不懈努力,方能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这首诗是毛泽东于1934年7月所作。此时,我们党面对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但这首诗却呈现出了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联想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曾面临着国际舆论的质疑。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预言,西式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似乎印证了这个论断。彼时,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

  然而,中国在这些唱衰声中崩溃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90多年来,我们党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定力和自信,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大胆探索,一辈人吃三辈人的苦,找到了一条能够把苦难深重的人民解放出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反观西式民主,乱象丛生,制度危机凸显。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冷战结束后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至今都难以稳定下来。

  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们看到了别人难以看到的别样风光。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真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

  典故二:邯郸学步,失其故行 

  总书记说: 

  “我们千万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行’。我们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处: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 

  释义: 

  邯郸学步,讲的是在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结果却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确定了方向,但路该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引用这句话,是想说明,自己的路终究需要自己走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初,我们只能学苏联的经验。经过实践,我们党很快就觉察到苏联经验的局限。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我们后来逐渐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

  如何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转移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多年来,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实证明,从来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更没有唯一的模式,盲从只会导致失败。我们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典故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总书记说: 

  “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释义: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表面写竹,实则以竹喻人,表现其积极乐观的品格,坚韧不拔的信念。

  理想信念有多重要?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会硬,站位就会高,行动就坚决。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和定力,在风雨面前摇摇摆摆、东倒西歪。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一些人在理想信念上出问题,思想根子还是出在没有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金刚不坏之身”,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真经才能守持。

  坚定的理想信念,表现在我们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充满自信。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典故四: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总书记说: 

  “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出处: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清]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释义: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意思是想要一个国家灭亡,就要先让这个国家没有历史文化作为支撑。

  历史有多重要?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其历史就是源流,就是命脉。否定党史国史,是历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在谈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提到这个典故,就是因为只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重大论断,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必须正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否则就有可能被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所迷惑,掉进一些势力刻意设计的陷阱里。

  当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苏共历史被全面否定,“告别过去”等论调充斥舆论,结果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政治混乱、行为混乱,人们对苏共、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偌大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很快就土崩瓦解、作鸟兽散了。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