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要闻 > 正文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并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

2017年06月09日 06:05   来源:新华社   丁林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8日电(记者郝薇薇 朱东阳)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陪同下,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并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

  习近平和纳扎尔巴耶夫抵达中国国家馆外大厅时,来自中国的各民族演员共同表演迎宾歌舞《歌声与微笑》,热烈欢迎两国元首的到来。

  习近平和纳扎尔巴耶夫步入中国国家馆,驻足观看《“一带一路”——大道之行》片段。两国元首共同参观能源走廊展区、“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未来能源梦剧场、全球使命与伙伴展区等。在“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习近平邀请纳扎尔巴耶夫体验高铁模拟驾驶。参观过程中,两国元首边走边看,不时交换意见。

  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是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专项世博会,主题为“未来的能源”。在本届专项世博会100多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中,中国最早启动国家馆建设。中国国家馆设定的主题是“未来能源、绿色丝路”,旨在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在传统能源转型、新能源开发、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最后,中哈两国元首共同出席在中国国家馆举行的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

  习近平和纳扎尔巴耶夫聚精会神观看中哈跨境运输合作介绍短片。现场先后连线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视频分别显示两地班列作业、换装和编组场景,两国有关负责人报告了情况。两国元首共同推动操控杆,视频显示两个分会场四列火车鸣笛开行。两国元首分别致辞。

  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哈亚欧跨境货运班列的启动不仅惠及中哈两国,而且将为“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创造更多运输便利和合作机遇,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机对接。双方积极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哈萨克斯坦已经从传统内陆国转型为亚欧大陆关键运输枢纽,在东西方贸易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哈跨境运输合作的不断深化,将为地区发展繁荣贡献更大力量。希望双方继续通力协作,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共同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纳扎尔巴耶夫在致辞中感谢习近平主席前来出席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开幕式,感谢中国大力支持并积极参加这次世博会。他表示,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充分体现着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理念。哈中亚欧跨境运输合作是“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效对接的成功典范,必将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繁荣、人民幸福。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6月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陪同下,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并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这是在中国国家馆举行的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上,两国元首共同推动操控杆,视频显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两个分会场四列火车鸣笛开行。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6月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陪同下,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并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这是两国元首在中国国家馆全球使命与伙伴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6月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陪同下,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并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这是在中国国家馆“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习近平邀请纳扎尔巴耶夫体验高铁模拟驾驶。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习近平会见阿富汗总统加尼    2017年06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