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年减少千万农村贫困人口任务可超额完成

2016年12月21日 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华林

  【经济日报·视点】开局之年扶贫任务超额完成,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扶贫工作队伍的士气,更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6年,是我国脱贫攻坚首战之年。一年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根,脱贫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12月20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表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取得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超额完成。”

  去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决战脱贫的冲锋号,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扶贫攻坚,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着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落地。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吹响扶贫攻坚冲锋号,从资金上、人力上、政策上充分保障,为扶贫攻坚首战告捷营造了良好氛围。

  “钱从哪里来”是扶贫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首次超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到667亿元,比去年增长43.4%;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超过400亿元,比去年增长50%以上。资金到位让扶贫更有力度,更有底气。

  扶贫对象精准不精准,是扶贫工作到位不到位的重要前提。为此,国务院扶贫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全国动员近200万人参与,共剔除识别不准的贫困人口929万人,补录807万人,建档立卡指标体系逐步完善,数据精准度不断提高。

  为让扶贫形成合力,东西部扶贫协作进一步强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调整完善结对关系,首次实现对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和保定三市的扶贫协作任务。

  此外,扶贫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将重要政策举措101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目前已出台93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措施实,含金量高。各省出台和完善了“1+N”系列文件。既有“加强版”“升级版”,也有“创新版”,对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拿出了过硬举措。

  精准扶贫有的放矢

  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刘永富说,今年以来,各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真抓实干,成效显著。

  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乡村旅游、电商、光伏等产业,探索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增收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带动贫困人口约3万人。全国光伏扶贫下达项目总规模516万千瓦,仅安徽省建成村级光伏电站811个,并网发电402个;建成户用光伏电站4.3万户,并网发电2.2万户。

  就业脱贫是重要手段。今年以来,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广东、湖南、湖北三省组织开展劳务协作试点,并在全国推开,期望通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方式,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前,全国有缴费记录的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480万人。甘肃实施“3个5000万”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分别投入5000万元资金,在贫困地区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精准培训12000人,扶持100个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一批带动贫困户增收作用明显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贫困人口中普遍存在。数据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超过四成。为此,有关部门组织889家三级甲等医院对口帮扶1189个贫困县医院,启动白内障等专项救治行动;河北出台办法可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负担50%以上;内蒙古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分别降低50%。

  扶贫形势依然严峻

  扶贫成绩令人鼓舞,但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份贫困人口规模依旧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贫困人口数量多。

  “2017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刘永富说,明年全国扶贫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加大对特殊贫困地区、对特殊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巩固精准扶贫基础,提高识别质量。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推进社会扶贫,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形成脱贫攻坚合力。以最严格的制度执行,来倒逼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扶贫开发步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7年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刘永富说,下一步,要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两项制度衔接、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要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保障安全住房、帮助特困地区特困群体脱贫等方面要进行新探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