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沙 点绿成金生态富民

2025-10-11 06:23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海南白沙 点绿成金生态富民

2025年10月11日 06:23   来源: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伟

近年来,海南省白沙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虎乳灵芝种植基地、青松乡打松村南药分拣中心等在此落地。图为白沙县鹦哥岭的生态景观。吴 忠摄(中经视觉)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腹地,日照绵长,光热充沛,气候宜人。近年来,该县坚守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相协调的“两山”实践路径,重点打造南药产业。白沙山野林间的南药,成为当地产业与生态共生共荣的鲜活注脚,更是乡亲们奔向幸福的“绿色船票”。

好山好水好药材

清晨的阳光穿透翠绿的橡胶林,益智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白沙青松乡拥处村村民吴玉萍在橡胶林下种植的益智一簇簇长势喜人。“这会儿主要过来浇水,下午还要来一趟。”吴玉萍说,她和丈夫从2006年开始种了40亩益智,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黎族医药是中华医药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常用的药用植物属于南药。白沙制定并实施了《白沙黎族自治县黎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该条例共18条,对黎医药保护与发展中涉及的政府职责、管理体系、人才培养和传承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围绕种植、加工及文旅融合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纵深推进。

白沙县把南药确定为主导产业,编制了《林下种植益智技术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县财政持续投入林下种植专项资金,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3000万元。青松乡、阜龙乡建设橡胶林下益智水肥一体化标准种植基地,发挥龙头企业运营优势,带动村集体发展林下南药产业种植,并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建青松乡—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中药材供应区,通过“企业供苗+政府奖补+订单收购”的闭环模式,打消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白沙还印发了《白沙黎族自治县2025—2028年胶园林下益智种植补贴方案》,通过补贴政策,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该方案按照“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给予益智种植主体每亩1500元的补贴。

白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红承介绍,青松乡建成了5700亩益智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约1万亩的规模化种植带。同时,白沙县农业农村局依托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把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2023年以来已开展7期集中培训和田间学校,累计培训535人次,还安排县农技站农艺师驻村巡回指导,实现关键季节随叫随到。

“白沙南药看益智,益智产业看青松。青松乡益智种植面积达4.17万亩,干果年产量约1200吨,是目前国内种植益智最大的乡镇。”青松乡常务副乡长林佳欢说。

目前白沙主要种植的南药品种包括益智12.5万亩、裸花紫珠6687亩、五指毛桃1326亩、灵芝1328亩、牛大力922亩。此外,还大力发展虎奶菇、赤灵芝、虎乳灵芝、红托竹荪等珍稀食药用菌,林下食药用菌种植基地已扩展至1.3万亩,年产值超1.58亿元。

打造全产业链模式

在青松乡南药分拣中心,一筐筐从种植基地运来的菌类农产品整齐摆放在清洗区,工人们正忙着称重、清洗以及挑选打包。

南药分拣中心内设车间、原料冷库、成品库房,用于菌菇、益智等农产品的分拣、烘干、初加工和包装,形成一体化流水生产线,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分拣中心内设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烘干益智、菌菇等农产品13吨,年可实现烘干农产品3000余吨,农产品价值可提高10%至15%,附加值约900万元。”青松乡南药分拣中心加工厂厂长柏贤雄说,通过农产品初加工,产品质量达到市场流通标准,采取订单销售模式,主要销往广西玉林、安徽亳州等国内各大药材交易市场、药企,以及出口至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北京同仁堂的技术人员带着检测设备下乡,指导农户按标准种植益智,从土壤肥力到果实品质全程把关。七坊镇的烘干生产线精准调控温湿度,让益智烘干得均匀透彻,有效成分保留更完整。科技的力量,让白沙南药的品质与产量有了硬支撑。“白沙正按‘南药生态品质化种植及开发’的全产业链模式,建设高标准南药分拣中心以及集仓储、交易、展示于一体的标准化南药交易中心,并加强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联动,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科研、科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建立全产业链支撑运营的南药生态产业链。”吴红承说。

三产融合富民兴村

位于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的黎族医药体验区,医护人员正将新鲜黎药投入陶制药罐,蒸气升腾,裹挟着药香弥漫开来。

传承千年的古老黎药,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在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内成立黎族医药体验区,作为黎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创新的引领示范,同时为一批黎医药从业人员提供非全日制服务岗位,黎医药从业人员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规范开展诊疗。”白沙县卫健委副主任张羽说,鼓励和支持黎族医药从业人员报考海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鼓励和支持获得海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质的黎医药人员在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

“‘传统中医药+黎医药’的结合,让黎药价值不断释放。黎族医药体验区自2023年开业至今,累计诊治2500余人次,深受群众好评。”白沙医疗集团黎族医药负责人陈星余说,“我们肩负的使命,不仅是继承、守护与弘扬黎医药独特的医疗价值,更要使它成为海南文旅康养的名片。通过‘黎药+康养+旅游’开发南药药浴等疗法体验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助推旅游业发展。”

黎药全产业链发展,为白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富民成效。中国热科院专家团队扎根橡胶林,反复试验红托竹荪的生长条件,终于攻克反季节种植技术——让原本只在雨季生长的菌菇,在旱季也能破土而出。目前,白沙全县益智鲜果价格已突破10元/斤(干果40元/斤),为近年来新高。青松乡有5个行政村上榜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名单,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均超100万元。目前已为该乡村民提供临时用工6.02万人次,农户通过地租、务工每年增收约1128万元。

随着“两山”理念纵深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富民可持续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优化。白沙县县长黄聪表示,白沙将加力提速发展特色南药产业,在一产上念好“南药种植经”,让二产走稳“南药加工道”,三产品鉴“南药融合景”,全力打响白沙特色南药品牌,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经济日报记者 王 伟)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