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具身智能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标准化试点”日前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示。
该试点由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 “国地中心”)承担,将以上海国地中心主训练场统领、全国各分训练场(包括河南、江苏常熟、江苏吴江、北京石景山、深圳、河北、重庆、吉林、陕西榆林)支撑的“1+N”模式开展,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在全国各分训练场推动标准验证实施与迭代优化。
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的落地,既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最具突破性的具身智能领域获得关键性进展,也意味着国家层面以标准化训练场为基石,开启了用标准统一全国主-分训练场,联合各省市数据归集、标准统一、共建生态、场景落地的新征程。
试点将以上海国地中心主训练场为“标准核心中枢”,全国各分训练场对标准实施落地与验证更新。依托 “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场景验证、产业协同” 的 “四轮驱动” 标准化工作模式,国地中心以 “麒麟” 主训练场为基座、“白虎” 数据集为核心,推动全国“1+N”训练场网络落地,构建覆盖全国、贯通千行百业、服务全球产业的标准化能力体系,为国家抢占具身智能全球创新高地、筑牢人机共生数字底座提供核心支撑。
试点将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引领作用,构建 “基础+特色” 标准体系,围绕 “实体物理场+虚拟训练场+本体/部组件+场景应用” 四大领域,推动制定80 余项标准,为行业立 “统一标尺”,促进具身智能数据流通,奠定全国训练场互联互通基础。
试点将构建以上海国地中心主训练场为核心、全国N个分训练场为支点的“1+N”主分联动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训练场建设模式与解决方案,并积极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与应用。国地中心主训练场作为标准研制核心,河南、江苏常熟、江苏吴江、北京石景山、深圳、河北、重庆、吉林、陕西榆林等分训练场结合区域产业特色落地标准验证,并以高质量数据反哺主场。预计2025年归集真机高质量数据15万小时,年产能超百万小时,共同推动国家试点标准体系持续优化。
同时,以国地中心训练场为基点,联合上海电气、张江集团、上电科、库帕思、傅利叶智能、智元新创、乐聚智能、开普勒、千寻智能等生态伙伴,构建 “标准共研 - 检测验证 - 标杆共建” 具身智能生态圈。通信企业验证R2C等规范,数据企业完善数据标准,机器人企业测试整机、部组件标准,场景企业落地标杆项目,共同加速80余项关键标准迭代,支撑试点 “标准统一、生态共建” 目标,推动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筑牢具身智能产业从技术创新到商业落地的生态底座。(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