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孵化基地,1.8万枚由我国企业自主培育的种蛋在北京海关所属平谷海关关员的严密监管下,一箱箱装上开往首都机场的专用车辆。
这批种蛋经埃塞俄比亚中转于当地时间5月20日安全运抵马里共和国并顺利通关。此次出口既是中马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海关为区域农业发展和经贸往来注入新活力的生动体现。
破冰启航,首战告捷开新局
2023年,北京海关坚持“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要求,锚定“种禽出口零突破”目标,成立“种禽出口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企业首次出口面临的“无经验、无路径”难题,多次实地调研,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开展助力种禽出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借助联合调研契机,与多部门建立协同联动网络机制并设立专项反馈渠道,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积极配合海关总署与外方制定进口检疫许可证和动物卫生证书样本相关工作,保障出口种禽动物卫生证书样本顺利签发。
“在种禽首次出口时,平谷海关多次走访我们的生产基地开展摸底调查,严格把控检疫监管和消毒卫生环节,提供‘7*24小时’服务,实时开展查验、审单、监装等工作,确保出口种禽及时快速通关。同时还为我们创新探索出疫病监测高效监管方式,在保障出口种禽检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我们企业的运营成本。”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樊世杰说。
2023年,北京海关助力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种鸡安全顺利出口坦桑尼亚,上笼成活率超96%。2024年,北京海关再次助力高产蛋种鸡出口非洲“一带一路”国家,华都峪口禽业高产蛋种鸡走出国门获评2024年度北京市乡村振兴“十大事件”。
纵深布局,多元拓展筑根基
2024年,作为种禽出口属地监管海关,平谷海关针对企业反馈进口国养殖场、养殖设备、饲料和管理等与国内有较大差距,影响出口种禽产蛋率等重要指标的情况,针对性开展政策讲解,帮助企业收集进口国对于养殖设备、饲料的检验检疫要求、证书格式等信息。同时安排专人对接企业进行指导,打通养殖设备、饲料出口各个环节,帮助企业完成了从出口“一只鸡”到出口“一条链”的升级。2024年,平谷海关帮扶企业出口种禽2.63万羽,同比增长59.39%。出口种禽养殖设备2批次,货值19.92万元;出口禽饲料122吨,货值102万元。
乘势腾飞,全球织网拓版图
2025年伊始,北京海关聚焦种禽产业全球化布局,推动种禽产业出口“量质齐升”。积极助推种蛋出口塔吉克斯坦、马里共和国。面对外方法规复杂、时效要求高的挑战,组织专家深入调研,梳理问题清单并着力研究。创新主动服务模式,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出口时间倒排工期,做好出口报关报检、环境卫生调查、卫生证书签发、出口前临床检查和监装、中转跨关区协调、应急情况处置各环节准备工作,确保环环到位,不出错、不漏项、不延误,多措并举将种蛋出口通关时间压缩了30%,确保种蛋快速、安全抵达目的地。今年以来,已助力5万多枚京产种蛋顺利出口,这是北京种蛋首次出口非洲国家,为我国企业拓展了市场,推动了全产业链升级。
“北京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支持农食产品出口三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围绕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助力我国自主培育种禽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从‘零突破’到‘全球化布局’的跨越。平谷海关将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推动出口种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农业‘走出去’贡献更大力量。”平谷海关副关长靳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