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2021)国际会议”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会在沪举办

2021年12月30日 14:48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2021)国际会议”(IEID2021)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会日前在沪举办。专题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联合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同济大学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美国、瑞典、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7位海内外院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另有40余位特邀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其中15位院士专家围绕轨道交通、道路交通、航空与水运交通、重大工程与装备及相关新兴产业绿色智能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作了主题报告。

  《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在会上发布,报告汇集了“十三五”期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基础数据与核心指标,以2020年地下空间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全景式展示中国城市地下空间从顶层设计到行业与产业发展等各领域最新成就,通过关键数据与要素评价,揭示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在不同维度和层面的内在关联轨迹,为“十四五”期间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资源复合利用提供地下空间方面的专业意见。

  报告显示,中国以地铁为主导的地下轨道交通、以综合管廊为主导的地下市政等快速崛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呈现规模发展态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以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来衡量,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延续“三带三心多片”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三带”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连绵带,分别为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线连绵带。“三心”分别为北部发展中心、东部发展中心与东南发展中心。“多片”,是分别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地下空间发展片、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地下空间发展片、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地下空间发展片。

  在法治建设方面,截至 2020 年底,中国颁布有关城市地下空间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共527部。从历年城市地下空间相关法规政策统计中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颁布实施的最多,占历年总数量73.4%。“十三五”期间,中国地下空间产业体系已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类型为地下交通、地下商业服务、地下市政、地下公管公服、地下仓储、特殊功能等。在地下空间科研与交流方面,“智能”、“安全”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地下空间的科研热点。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发展是会议的重点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nthony G. COHN、苏才江和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峻屹分别通过《双碳背景下的民机绿色发展》、《建筑环境的决策支持系统》、《智慧交通转变与创新》、《星球健康的交通解决方案:方法论视角》四个报告从信息化、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到绿化碳中和等角度对绿色发展提出了技术攻关方向和实施路径。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Bjorn BIRGISSON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波兰工程院院士Miroslaw J. SKIBNIEWSKI分别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韧性——前进之路》和《建造5.0:交通建筑业面临的新挑战》的报告,提出工业5.0 将聚焦于参与生产过程的人类的福祉、工业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在自然和人为灾难面前的基础设施恢复力,并为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薄弱性和可恢复性的大规模分析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责任编辑:张雪)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2021)国际会议”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会在沪举办

2021-12-30 14:48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