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但农民金融的“痛点”“堵点”依然存在,该如何打通农村市场融资“最后一公里”?河南兰考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对此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探索。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当地采访了解到,金融机构通过对农民无差别地普遍授信,让广大农户及时享受到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收入显著提升,银行也从中获益,可谓一举多得。
“农民想贷贷不到,银行想贷贷不出。”这是长时间以来困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难题。该如何有效破解?如今,在河南省兰考县,金融机构通过对农民无差别授信,让广大农户能够及时享受到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这一创举带来当地农民首贷率、信用贷款额大幅提高,信用意识大大增强,收入显著提升,银行也从中获益。
“借”信予民破“堵点”
拉开一扇窄窄的小门,走进偌大的鸡舍,一排排百十米长的鸡笼整整齐齐,几万只肉鸡在叽叽咕咕地啄食。
“我现在一年能养18万只鸡,有六七十万元收入。”仪封乡代庄村村民陈雷从棚子里走出来,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如果没有贷款支持,30多岁的陈雷难圆自己的养鸡梦。“以前一直在外打工,没存下多少钱,家里也没啥可抵押的。突然听说啥抵押都没有银行也能贷款了,就回村自己干了。果然能贷出一部分,又借了一点,就把鸡舍建起来了。”
2016年12月,兰考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按照政策,这里的金融机构针对农村金融存在的痛点、堵点进行创新探索。
农村是信用的薄弱地带。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了征信数据的收集和农户信用信息档案的建立。金融机构由于缺少农户的资信信息,对其贷款尤其是信用贷款更为谨慎。
成为试验区之前,当地金融机构对农民覆盖率低以及农民满意度低、可得性低的“三低”问题非常突出。由于金融机构面对的是数量庞大、分布广泛、资金需求额度少、缺乏抵押、缺少担保及收入不稳定的农户和小微企业,加之难以全面掌握农民、小微企业的资信情况、还款能力,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发展。
“兰考普惠金融试验区打破了先有信用才有信贷的传统惯例,‘先授信后信贷’,创新推出普惠授信小额信贷产品,按照‘宽授信、严启用、严用途、激励守信、严惩失信’原则,初期无条件、无差别地给予每户3万元的基础授信。农民拿到‘普惠金融授信证’,只要满足‘两无一有’(无不良信用记录、无不良嗜好、有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即可启用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告诉记者,“根据农民信用情况,授信额度在逐步增加,初期的授信额度是3万元、5万元、8万元三个档次,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随借随还,周转使用。”
“无差别给予基础授信”,实质上是金融机构“借”信予民。此举有效破解了农民首贷难、信用贷难的“堵点”“痛点”。先授信这一小步,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一大步,打破了农民融资难的“玻璃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试验区建立起了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信息、风险防控为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银行主动和农户“握手”,对18岁到59岁的普通农民进行无差别地普遍授信,让信贷服务实现了“人人均享”,惠及千家万户。
足不出村能贷款
“我们这里过去贷款有两怕:金融机构贷款怕收不回、贷款户贷款怕不好贷。银行信贷人员少,要准确了解成千上万农户的诚信情况难度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也为让农民更方便,我们把审贷权力下沉到了村两委。”兰考农商行董事长王全禄说,“村两委先审定,信贷员再认定,符合条件就可以将信用贷款打到村民的银行卡上。”
金融机构的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并指定工作人员作为信贷协管员,负责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核实、更新。小小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延伸了金融服务的触角,破解了金融机构人员、网点不足的难题,也破解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难题,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都是一个村的,谁家啥情况,有几个蔬菜大棚,养不养鸡、鸭,我都很清楚。”堌阳镇徐场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协管员乔倩倩告诉记者,对于经协管员推荐发放的贷款,银行会支付费用。
“谁家想贷款,先把意愿告诉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由村信用评价小组评定信用。能不能贷、贷多少,是根据他平时表现和家庭产业发展情况来估算的。银行再根据村里的评价情况进行考察,只要符合条件就放款了。在我们村,如果有一户还不了贷款,村民会自动凑钱先把银行贷款还上。”堌阳镇范场村村主任徐永顺说。
村里如何评定村民信用?是否客观?这个疑问记者在另一个村庄得到答案。
“银行对信贷员终身追责,我们村两委不能让信贷员有压力、有难处。每笔贷款只要经过我签字,我就负责不逾期——普惠授信在村里是‘一站式’服务,在村委会当场签字,很方便。村里信用评定委员会由5名村干部、3名党员、5名村民代表组成,对有不良记录的,我们绝不放贷;对出现个别还贷险情的,会及时向银行通报,并通过借贷人家属和村民的互信来解决还款问题。”葡萄架乡杜寨村村主任李永健说。
村两委干部还协助银行筛选客户、提交贷款申请、催收贷款等,将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如此,审贷权利下沉实现了双赢,既便利了农民贷款,又提高了银行贷款安全。
“现在,全县的小作坊主、农户足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堌阳镇主抓金融的副镇长康永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末,兰考县各项存款余额307.36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1.66倍,增幅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相关研究表明,收入是决定存款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与存款增加呈正相关关系,收入越多,存款增加得越多。
此外,截至2021年5月末,兰考县已发放农户小额贷款77541户61.43亿元。“每一笔贷款背后都是一个产业,有了宽松的发展环境,百姓把心思更好用到发展上,百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的第一桶金。”兰考县金融工作局局长安然说,“先授信和发放信用贷款,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了守信带来的好处,让信用产生了效益。”
百姓把信用当财富
近年来,兰考县信用体系建设从普遍授信开始,让农民和银行建立联系,积累信用记录。对于信用良好的农户,银行会逐渐提高贷款额度。截至今年5月末,兰考县93%的农户有了电子信用档案。
“目前,我们掌握的数据对金融系统全部免费开放,包括户籍、工商、税务、水费、暖气费、燃气费、有线电视、不动产及公积金大部分的数据。数据透明了,商业银行更容易获得数据支持。”兰考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栗志河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末,兰考县普惠授信已完成基础授信15万余户,占全县农户的90%,其中普惠信用贷款不良率仅为0.03%。而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89%。值得一提的是,在兰考县建设试验区之前,不良贷款率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数据,但普遍授信实施以来,不仅没有发生一笔新的不良贷款,还盘活了过去的不良贷款。
“现在,老百姓把信用看作财富,看成发家致富的‘财神’,各大银行来我们村放款都很踏实,村里发展越好银行越支持。”徐永顺说。
“俺可不想成老赖,上黑名单。”三义寨乡白云山村贷款人侯顺党的妻子李青霞站在自家蔬菜大棚田垄上爽朗地说,她穿着蓝色雨鞋,腰缠蓝色围裙,脸庞红润,双手高高地攀着大棚里的架子,“俺两口看了4个大棚,一年纯收入二三十万元”。
为维护良好信用环境,兰考县政府专门出台失信惩戒“铁五条”,将失信者全部列入法院黑名单,列为老赖户,张榜公布,限制其高消费,停止其享受县级优惠政策。
一位村民说,如果不按时还贷,在村里张榜通告批评;5年内,全家人都不能申请贷款;5年内不再享受县、乡(镇)各类补贴等;结婚登记时,老赖信息将通报对方……
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兰考县农村信用环境不断优化。良好的信用环境是肥沃土壤,让农户和金融机构都得以茁壮成长。
不出家门挣钱花
三义寨乡白云山村,一座座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记者随机走进路边一个大棚,只见农户正在忙碌。闲下来后,40多岁的棚主袁平安说:“我以前做技工,一年收入六七万元,如今种大棚,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我贷了5万元,贷款简直是秒到,银行的效率真高。”
东坝头乡张庄村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此治理风沙,让当地群众结束了逃荒的历史。如今,在金融扶持下发展壮大的张庄布鞋研发中心,让留守在家的大妈们通过手工缝制布鞋挣来收入。天气好的时候,她们就集中到中心,坐在小板凳上,一针一线地精心缝制手工布鞋。一位大妈满心欢喜地对记者说:“俺现在是守住家、看住娃、不出家门挣钱花。”
这样的幸福生活,在张庄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
30多岁的李广曾在外打工送货,回老家后,他通过贷款购置了一辆货车为各村超市送货,收入比以前大幅增加,盖起了三层小楼。宽敞明亮的客厅、整洁的白色地板、曲面大屏电视机……处处透露出他攒下的厚实家底。
他家邻居李英大姐,一边看着小孙子,一边照顾着贷款买来的3头小牛。这3头牛能为她家带来2万多元收入。
距离县城较远的小宋乡东邵一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而今在金融支持下发展蔬菜大棚,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可喜变化。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年人任杰曾是贫困户,上有70多岁的父母需要长年吃药,下有3个孩子,之前长年在建筑工地打工维持家用。他高兴地说:“以前外出打工时,接到的电话是家里人向我要钱;现在我在家里接电话,却是全国各地的客商向我要货!”
走进作为普惠金融试点村的堌阳镇范场村,如同走进了一个乐器大工厂,古筝、古琴、琵琶应有尽有。这个泡桐音板与民族乐器专业村有很多家庭民族乐器作坊,都是靠着普惠金融贷款迅速发展起来的。记者了解到,该村共有大小乐器企业80家,年产各类民族乐器10万多台(把),生产乐器音板及乐器配件10万多套,年产值上亿元,安排从业人员1200多人。眼下,村里的家用轿车就有200多辆。
金融之水,正浇灌出兰考农民的幸福生活之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