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在缅怀追思中奋力前行

2021年04月04日 04:18   来源:经济日报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让今年的清明节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形成了民族伟大的精神图谱。在这个寄托哀思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先烈,追思故人,就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牢记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更要把英烈精神融于血脉、注入灵魂,矢志拼搏奋斗。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捧热土一捧魂。我们脚下的路浸染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和汗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被“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激励,也被“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的邓中夏鼓舞……回望硝烟弥漫的历史,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缅怀革命先烈,更要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继续走好新时代的奋斗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特权”是流血牺牲,在和平年代,中国军人同样把青春、热血、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抢险救灾的现场,在维和护航的战场,他们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张超、余旭、申亮亮、刘景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我们缅怀英雄壮举,更要在学习中感怀英雄事迹,在行动中弘扬英雄精神。

  共产党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始终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从不计个人得失守护生命健康的抗疫英雄到用生命照亮贫瘠之地的脱贫攻坚英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与牺牲意志。还有很多为了党的事业付出宝贵生命的普通人,他们虽然不是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但他们在各自领域艰苦努力、忘我工作,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同样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清明,连接过往与当下,凝聚情感与力量。今天对历史的回望,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我们要永远铭记,如果没有共产党人的牺牲和奉献,就不会有一个喷薄而出的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以英雄事迹为镜、以英雄精神为魂,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在缅怀追思中奋力前行

2021-04-04 04: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让今年的清明节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形成了民族伟大的精神图谱。在这个寄托哀思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先烈,追思故人,就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牢记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更要把英烈精神融于血脉、注入灵魂,矢志拼搏奋斗。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捧热土一捧魂。我们脚下的路浸染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和汗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被“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激励,也被“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的邓中夏鼓舞……回望硝烟弥漫的历史,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缅怀革命先烈,更要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继续走好新时代的奋斗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特权”是流血牺牲,在和平年代,中国军人同样把青春、热血、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抢险救灾的现场,在维和护航的战场,他们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张超、余旭、申亮亮、刘景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我们缅怀英雄壮举,更要在学习中感怀英雄事迹,在行动中弘扬英雄精神。

  共产党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始终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从不计个人得失守护生命健康的抗疫英雄到用生命照亮贫瘠之地的脱贫攻坚英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与牺牲意志。还有很多为了党的事业付出宝贵生命的普通人,他们虽然不是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但他们在各自领域艰苦努力、忘我工作,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同样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清明,连接过往与当下,凝聚情感与力量。今天对历史的回望,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我们要永远铭记,如果没有共产党人的牺牲和奉献,就不会有一个喷薄而出的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以英雄事迹为镜、以英雄精神为魂,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