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到来,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多地先后发出倡议,倡导务工人员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非必要不返乡”,留在当地过年。虽然是“就地过年”,但年味不能减。节前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吗?年夜饭怎么吃?快递物流顺畅吗?文化消费场所将采取哪些防疫措施?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对电影院和书店等文化消费场所、快递企业、电商等进行了调查,看看商家们面对新形势的新做法。
文化消费调整发力点
经济日报记者 覃皓珺
春节将至,面对“就地过年”的新情况,电影院、书店等文化消费场所会有哪些新变化?
“就地过年,意味着一线城市影院可能迎来更大客流,肯定要经受接待能力、日常防疫的双重考验。”北京一家影院投资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中国现阶段成为全球最大票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急需强有力的佳作刺激市场,如何找到盈利增长点来适应观众消费习惯的改变、调节行业生态,“还需要时间”。
今年春节档会是什么情况?据苏宁影城上海大区经营部总监凤维强判断,积蓄了一年缺量的中国电影票房,或将在新春假日迎来一波高峰,大型影城单日观影人数预计有望突破7000人次。“从复工后的节庆档期看,在严格控制上座率的前提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头部院线会出现爆款影片一票难求的情况,如果消费能力强的青年观众集中在大城市、大院线,往年伴随返乡潮春节档观影量激增的三四线城市影院票房,或将受到较大影响。”凤维强说。
相较人员集中、空间封闭的影院,书店、艺术展馆等文化场所也是许多人欢度假日的主要选择。对“就地过年”,这些文化场所准备好了吗?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云祝福 送春联”直播活动现场,主播正在向直播间粉丝展示该县书法爱好者书写的福字。 陶维明摄(中经视觉)
“我们书店已于去年7月恢复24小时营业,春节期间同样不打烊,欢迎在武汉过年的人们来阅读和休息。”武汉卓尔书店执行总经理王宁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书店客流都有显著增加,在今年的新形势下,兼具图书销售、文化休闲、艺术品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书店,将有机会更全面地展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时至今日,书店的定义已不局限于实体。“春节期间,我们将为顾客准备福利折扣,结合线上大数据情况为顾客推荐适合春节的文化产品。我们还在线下准备了插花体验等年味儿十足的活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通过调整线上、线下活动的比例,我们始终维持着较高的顾客活跃度。”十点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新情况,文化品牌更需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各行各业都需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及时调整发力点。”该工作人员表示,自2018年“十点读书”由线上文化平台拓展出线下实体书店业务以来,将自主IP与书店实体、线下活动相结合,与全国近10万名消费者建立起了更牢固的链接。
不谋而合的是,布局线上销售和新媒体增收渠道,也成为众多影院转化危机的突破口。苏宁影城依托苏宁易购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除了在苏宁易购线上推送优惠观影活动信息外,影城内的零食及电影周边等产品,也都可以实现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快递到家。“线上结合线下的经营模式还在持续地探索中,比如今年春节大家就地过年,既是产业加速复苏的好时机,也是对影院创新举措的一场大考。”凤维强说。
记者感受到,全民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实体场所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拓展线上多元业务、探索更多无接触服务方式,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人员较为密集的文化消费场所,如何保证疫情防控到位?记者观察到,不少影院都采取了线上实名售票、线下自助取票的方式,以减少人员接触。书店、艺术展馆在定时消杀清洁的同时,会有专人维持现场秩序,提醒顾客避免聚集、戴好口罩。凤维强表示,为迎接观影高峰,苏宁影城还将投放测温机器人,以提高通行速度,减少人员聚集。“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线上产品,为春节档的销售高峰蓄力。”
电商备战年货年夜饭
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年味渐浓,很多消费者已开始准备年货。虽然不能返乡过年,但人们对于家乡味道的牵挂反而更为浓烈。记者发现,“四川居民家中窗台挂满腊肠”“东北大爷千里网购白菜包饺子”等话题在网上频频引起热议。据淘宝预计,各地家乡年货、原产地美食、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牛年主题新品等年货即将迎来消费高峰。另外,城市里过年的人增多后,米面粮油肉蛋禽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将比以往需求量更大。
记者调查发现,为方便消费者“就地过年”,各大电商平台和商超都加大了线上销售和配送力度。天猫“小二”徐立告诉记者:“天猫年货节已于1月20日启动,涵盖各地家乡年货、原产地美食、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牛年主题新品等。淘宝也将同期上线地道年货会场,精选全国地道年货,如潮汕牛肉丸、陕西裤带面、内蒙古牛羊肉等,让身在异乡过年的消费者也能感受到家乡味道。”
年货购买是否方便,生活和防疫必需品是否充足?购买的商品能否按期配送?这些也是消费者关心的话题。徐立透露:“为方便春节期间消费者网上买年货及生活必需品,今年淘宝将组织有条件的商家继续正常运营,保障春节期间粮油米面、口罩、消毒液等充足供应,209个城市快递正常发货。”
为保障各地线下年货集市的农产品销售,淘宝还将搭建“土货鲜食频道专场”提供支持,方便消费者在网上支持家乡年货,吃到家乡味道。此外,淘宝芭芭农场也将采购2万吨果农的水果,送给消费者当年货。
年夜饭怎么吃?记者在北京一家盒马超市看到,汇聚了湖南嫩腊肉、川味腊肠、苏州八宝饭、福建佛跳墙、广东盆菜等各地特色风味美食的“年味专区”,已经陆续在盒马线上APP和线下实体店开放。除了盒马自有品牌的腊味熟食、特色成品菜之外,来自全国盒马鲜生采购基地的原产地食材,为不能回乡的家庭提供千里之外的家乡菜原材料。盒马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盒马首次推出了适合4人至6人规模的“小家庭年夜饭”,以盒马工坊的热菜与半成品菜为主,让消费者无需提前预订酒席或外出用餐,在家就能吃一顿简单不费力的年夜饭。与往年一样,盒马在农历除夕、大年初一也将开门营业,除夕当日依然开放年夜饭堂食及在线下单渠道,满足消费者对年夜饭的多种需求。
此外,春节假期逛商场也可以在“云”上实现。银泰百货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银泰百货将加强线上销售力度,在门店打烊期间,消费者可以通过喵街、新零售直播“云逛商场”,喵街24小时营业,消费者可以挑选喜欢的商品下单。待门店与快递开工后,第一时间派送至全国各地。
快递力保节日网购高峰
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
“今年提倡就地过年,春节期间网购量预计会有所上升,快递的业务量也会比往年多。”中通快递北京南沙滩网点负责人戴洋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该网点近一半员工将留在北京过年,“为了保证春节期间防疫安全,北京中通快递除了做好日常消杀工作,还为所有快递员接种了新冠疫苗”。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通快递对到岗包裹全部进行消杀,转运中心每日也会进行环境消杀,在岗快递小哥需全天候佩戴口罩。中通还在北京设置了全天候核酸检测点,对公司所有进出京人员随时进行核酸检测,多措并举为快递员和消费者搭起健康屏障。
中通快递北京后海网点快递员刘同辉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网点会给在岗员工发放三倍工资,“还有奖金和派费,派费由1元多调整为2元,这样过年期间我们的工资差不多是平时的四五倍。公司还为我们安排了新冠疫苗接种,保障我们的安全。虽然春节不能回家,但是大家也都干劲十足”。
对消费者来说,最担心的就是春节期间快递物流畅通与否、时效如何。为满足快递服务需求,中通快递提出将在2021年继续提供“春节不打烊”承诺服务。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中通将时效保障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209个城市,全国省会城市全覆盖。目前,中通正提前协调全网资源,准备充足的人员、车辆和场地,保证服务时效。
“苏宁物流连续第9年坚持‘春节不打烊’。春节期间,物流不停运、服务不涨价,3C、生鲜、家电、海外潮品送货上门。”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区北京物流公司总经理胡潘说,对于北京地区家乐福、苏宁小店10公里范围内覆盖的社区,将承诺“3公里内1小时送达”,并在末端推行“无接触配送”服务。“除了苏宁小店代收、物业代收、指定位置投递、社区自提等多种无接触配送方式之外,必须当面交付的,苏宁快递员也要与消费者保持2米以上距离,确保双方安全。”胡潘说。
为确保春节期间全网快件平稳高效运行,韵达速递已做好全面准备。韵达速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韵达的数字化服务将更精准,以保障快递的时效性。记者了解到,在分拨中心,韵达速递根据对货量等的预估,会提前准备充足的车辆、场地和运力资源;在网点,根据春节运营要求,做好快件的收取、派送、操作、提货、发货工作。在服务过程中,韵达速递还将通过节水、节电、推广使用电子面单和可循环包装袋、做好垃圾分类等多种方式,提高绿色环保水平,充分保障今年春节期间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调查手记 商家转型要快更要实
覃皓珺
2021年的春节不同寻常,数以亿计中国人将选择“就地过年”,这既显示了全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坚定决心,也考验着各行各业应对春节假日消费新变化的能力。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不少商家正结合实际情况,转型创新、积极应对,总结疫情以来产业稳步复苏的经验,摸索未雨绸缪、面向未来的发展新路。
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了更多新模式。比如博物馆或书店里的文化活动可以线上远程参与,饭店里的年夜饭能通过团购预订半成品送货上门,越来越多快递小哥整个春节“不打烊”,等等。可以预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局面,必然推动一些文化类、消费类行业融合转型的进程,也考验着商家的进取心与责任感。
适应“就地过年”,商家要打破固有思维定式,找准业务核心竞争力,勇于探索线上服务等多元模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有不少酒店面向本地居民推出“宅在酒店过春节”的休闲模式;文化行业将电影、图书的宣发渠道转向线上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
转型创新,要快更要实。商家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布局多元业务的同时,将实体店服务、防疫工作做扎实。毕竟过硬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安全的环境,才是商家立身之本。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适者生存,是不变的法则。不少企业因疫情陷入的“低谷期”,若善加利用,或能成为顺势转型的“窗口期”。如2020年下半年,国内不少影院在严守防疫规范前提下,利用有较好市场口碑的老片复映,为新作上映预热,逐步激活市场。通过及时调整银幕数量、分批次恢复上座率、拓展线上零食销售等业务模式等方式,刺激行业加速复苏,令中国一跃成为2020年全球最大票仓。事实证明,把握大浪淘沙的机遇,顺势而为,就能迎来新阶段的新发展。
疫情是对各行各业的考验,此次“就地过年”则是一次压力测验。经历过风雨,必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