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云南设立“建筑工人回访日”为工友排忧解难

2020年12月22日 15: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为了更好地解决一线建筑工人工作与生活中所需、所盼、所急的问题,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在各项目开展了“建筑工人回访日”活动,项目负责人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为工友们排忧解难。

  “师傅您有啥烦心事,请一定告诉我们,我们会想办法为您解决。”12月20日,尽管天气寒冷,昆明晶都项目工地食堂却温暖四溢、欢声笑语,工人师傅们聚在一起,包着饺子,唠着家常,一场“建筑工人回访日”活动,让工友们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同企业负责人畅快倾诉。“贺书记快过年了,项目能不能帮我们工人订购一下火车票?”“贺书记,我们工区还要多拉几根晒衣服的铁丝。”项目党支部书记贺荣正认真地记录下了师傅们说的每一个需求。

  “师傅,您辛苦啦!” 在三清高速公路曲靖土建2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王晓晓把一杯杯姜茶送到了工人师傅的手中,“这段时间大降温,冬衣都备足了吗?您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项目说。”在“建筑工人回访日”当天,王晓晓带着项目各部门负责人来到施工现场,与工人师傅们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项目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一线工人的困难与需求。

  项目能够换位思考,主动找工人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把人心聚在一起,也拉近了项目与工友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感受到了项目的关怀和温暖。钢筋工王贵祥告诉记者,一周前,他与综合办主任李国燕闲聊中,说起四川老家媳妇和娃要来项目工地上看望自已,他正愁给他们安排住哪,没想到一周后,王主任回复他,已在离项目不远的工人生活区安排了夫妻房给他们一家人住。

  “建筑工人回访日”将作为常态化工作,每季度定期开展。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设立“建筑工人回访日”是为了让项目与一线建筑工人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并解决工人师傅们的所需、所盼、所急,在保障工人权益的同时,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据了解,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把各项目“建筑工人回访日”收集生成的问题纳入到项目绩效考核中,所有回访问题需在七个工作日内解决,从而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经济日报记者 周斌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云南设立“建筑工人回访日”为工友排忧解难

2020-12-22 15: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为了更好地解决一线建筑工人工作与生活中所需、所盼、所急的问题,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在各项目开展了“建筑工人回访日”活动,项目负责人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为工友们排忧解难。

  “师傅您有啥烦心事,请一定告诉我们,我们会想办法为您解决。”12月20日,尽管天气寒冷,昆明晶都项目工地食堂却温暖四溢、欢声笑语,工人师傅们聚在一起,包着饺子,唠着家常,一场“建筑工人回访日”活动,让工友们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同企业负责人畅快倾诉。“贺书记快过年了,项目能不能帮我们工人订购一下火车票?”“贺书记,我们工区还要多拉几根晒衣服的铁丝。”项目党支部书记贺荣正认真地记录下了师傅们说的每一个需求。

  “师傅,您辛苦啦!” 在三清高速公路曲靖土建2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王晓晓把一杯杯姜茶送到了工人师傅的手中,“这段时间大降温,冬衣都备足了吗?您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项目说。”在“建筑工人回访日”当天,王晓晓带着项目各部门负责人来到施工现场,与工人师傅们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项目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一线工人的困难与需求。

  项目能够换位思考,主动找工人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把人心聚在一起,也拉近了项目与工友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感受到了项目的关怀和温暖。钢筋工王贵祥告诉记者,一周前,他与综合办主任李国燕闲聊中,说起四川老家媳妇和娃要来项目工地上看望自已,他正愁给他们安排住哪,没想到一周后,王主任回复他,已在离项目不远的工人生活区安排了夫妻房给他们一家人住。

  “建筑工人回访日”将作为常态化工作,每季度定期开展。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设立“建筑工人回访日”是为了让项目与一线建筑工人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并解决工人师傅们的所需、所盼、所急,在保障工人权益的同时,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据了解,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把各项目“建筑工人回访日”收集生成的问题纳入到项目绩效考核中,所有回访问题需在七个工作日内解决,从而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经济日报记者 周斌

(责任编辑:张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