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

2020年12月20日 0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吴佳佳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在冬春季节到来之际,我国将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以及农贸市场和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他们由于工作的关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相对比其他人群更高。

  曾益新说,后续随着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批准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逐渐提升,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凡是符合条件者都能够按时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我国7月份开始紧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100多万剂次,经过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红晕、硬块、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为确保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异常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所有接种点既要具备接种条件,又要满足救治需要。所有参与疫苗接种和救治保障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相关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操作技术规范,对常见不良反应能够及时识别、快速处置。

  据了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向成员单位和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切实把好疫苗质量关,每一批疫苗都要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冷链运输安全畅通、配送及时准确。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

2020-12-20 0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吴佳佳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在冬春季节到来之际,我国将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以及农贸市场和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他们由于工作的关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相对比其他人群更高。

  曾益新说,后续随着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批准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逐渐提升,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凡是符合条件者都能够按时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我国7月份开始紧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100多万剂次,经过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红晕、硬块、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为确保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异常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所有接种点既要具备接种条件,又要满足救治需要。所有参与疫苗接种和救治保障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相关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操作技术规范,对常见不良反应能够及时识别、快速处置。

  据了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向成员单位和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切实把好疫苗质量关,每一批疫苗都要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冷链运输安全畅通、配送及时准确。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