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让粮食安全成色更足

2020年09月25日 07:54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刘慧

  产业强,粮食安。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惠民生的战略产业,发展粮食产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由粮食生产大国阔步迈向粮食产业强国,让粮食安全跃上新台阶,“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粮食安全经受住大考

  秋风渐起,在浙江湖州一片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微风荡漾,呈现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湖州市曾经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湖州从主产区变为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下降至38%,粮食安全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作为“两山”理论发源地,近年来湖州市在粮食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湖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坚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湖州从国有粮食仓储资源入手,依托优质粮食工程,整合域内粮食产业资源,打造“国有粮库+加工企业+种粮农户”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做大做强湖州大米产业。

  粮食产业强,粮食安全水平就高。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国粮食安全经受住了大考和检验,保持了粮油市场平稳运行,没有发生粮食市场断档、脱销问题。特别是中粮集团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抗疫号召,应急保供开工复产,全力做好粮油应急加工和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确保了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立足“两个大局”,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认为,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要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着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优质粮食工程是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7年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15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4000多个,新建和改造提升粮食质检机构1500余个,各省份规划扶持好粮油示范县389个,培育壮大2000多个产业融合好、经济效益优、关键时刻靠得住用得上的粮油企业,吉林大米、山西小米、齐鲁粮油等一批区域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快速上升,粮食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明年“三农”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振兴乡村产业,有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使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农业、农村分享粮食产业发展成果,助力农民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对于安徽阜南县苗集镇幸福村村支书王世伟来说,今年让他特别有获得感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村去年秋天与中化农业签订了4500亩优质小麦订单,今年夏天小麦丰收,平均亩产量达到1000斤,每亩增收200元左右。

  阜南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域内没有一家像样的骨干龙头企业。2018年以来,阜南县依托优质粮食工程,引进中化农业、中粮贸易、山东中裕等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优质小麦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通过建链、补链、强链,不断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目前,我国产粮大县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粮食产业不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几年努力,着力打造“阜南样板”,致力于解决产粮大县粮食产业不强的问题。今年,依托中化等龙头骨干企业,在全国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推广“阜南样板”。

  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谋划之年。张务锋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的关键期,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立足现有基础,对应“十四五”期末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时点,初步考虑,到2025年粮食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粮食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防范化解粮食领域风险挑战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立起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目标。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不足;粮食加工企业多而不强,产业链条短、融合程度低;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质量效益不高。今后几年,如何更好实现发展动能由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为主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发展路径由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转变、发展目标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粮食产业竞争最终是全产业链竞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九三、山东中裕、内蒙古恒丰、吉林东福、湖北福娃等国内知名粮油加工企业都通过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在竞争中取得了不错成绩。山东滨州、黑龙江五常、河南漯河等主产区整合域内资源,构建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产粮大县向粮食产业强县转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和‘六项行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品结构、壮大粮食企业、提升产业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开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张务锋说。要充分发挥加工环节的引擎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品牌标准的引领作用等,加速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发展。要坚持“三链协同”,增创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要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粮机装备加工提升行动、粮食供给品质提升行动、粮油品牌营销提升行动、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和粮食应急能力提升行动等“六项行动”,持续放大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成效。

  如今,中国经济已步入共享经济时代,资源整合与共享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据了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依托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建设一个全国性粮食资源共享平台,把遍布全国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大大小小粮库、3万多家粮食企业以及近5万家粮油店,用网络连接在一起,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粮食产业资源共享、资源对接,促进资源有效整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慧)

(责任编辑:刘江)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让粮食安全成色更足

2020-09-25 07:54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