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经济日报评论员:礼赞丰收 致敬农民 迎接小康

2020年09月22日 06:28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评论员

  金秋九月,稻菽飘香。今天是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场礼赞丰收、致敬农民、迎接全面小康的隆重庆典。放眼神州,尽是丰收美景;细听华夏,到处丰收欢歌。在这个亿万农民共庆丰年、共享喜悦的日子里,我们要对全国农民朋友道一句:“节日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关爱“三农”的深厚情怀,是提升广大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一件大事。2018年和2019年相继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弘扬了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鼓舞了全社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信心。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今年,“三农”事业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洪涝灾害的考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正是由于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我们端稳了中国饭碗,疫情防控有了农产品有力的供给保障,应对国际风险和挑战有了更足的底气。正是由于农民在城乡间长期有序流动,贡献了大部分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制造、城市建设,复工复产顺利推进。正是由于农村市场巨大的包容性,极具消费潜力和投资价值,构筑起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纵深。

  丰收不仅是农业产量增加,也意味着农民收入增加。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丰收弥足珍贵,丰收节更具有特殊意义。今年的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将充分展示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整体消灭绝对贫困的制度优势、中华农耕文明的无限活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

  丰收节不仅是农民的节日,也是乡村文化繁荣、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价值实现的集中体现。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对走出疫情影响、提振消费信心、推动城乡融合都具有重要作用。丰收节并不局限于农村,更是一场城乡大联欢;丰收节也不局限于文化,而是农民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各地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围绕农产品销售、农村创业创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为农民和市民搭起产销对接、城乡衔接的桥梁。望山看水忆乡愁,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被丰收节吸引,参与到祖国大地乡村的各种活动中,成为全国人民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我们要以丰收节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全党全社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共识,让“三农”发展的好机制、好做法延续下来,尊重农民、帮助农民、支持农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斗,就一定能迎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人民群众幸福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丰收!(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冯虎)